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财产继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财产继承cái chǎn jì chéngнаслéдование (наслéдство) имýщества

财产继承

“身份继承” 的对称。将死者生前的财产权利和义务承接下来的继承制度。狭义的继承概念。近现代各国民法一般规定,可供继承的只限于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如所有权、债权、债务等。人身方面的权利因与主体具有不可分割的特点,不能继承。因此,法律上所指的继承通常是指财产继承。参见 “继承”、“身份继承”。

财产继承

解放前,黎族同胞的财产继承办法是:在合亩制地区的黎族,父亲死后,家庭财产由子继承,无子由其兄弟继承。家庭中的主要财产有牛、水旱田、竹林、山木、果树、铜锣等。丈夫死后,妻子要离开夫家,并带走她自己的那份财产,如衣裙、首饰、项链、手镯、耳环等。父母尚在但已年迈,儿子分家时由父母作主商量分配即可,一般都是均分。如果有争执,则由族内或峒内有威望的老人等一起来评议决定。在外围地区,由于受汉族封建经济的影响,财产的继承原则与合亩制地区不尽相同,在家庭中丈夫去世后,由妻子全盘掌管家产,直至自己去世,才由儿子继承。

财产继承

即“继承”。

财产继承

指将死亡人所遗留的财产依照法律的规定移转给他人的法律制度。遗留财产的人称“被继承人”,取得移转财产的人称“继承人”,移转的财产称“遗产”。财产继承是取得财产所有权的合法形式之一。世界各国关于财产继承的方式一般规定有两种,即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我国法律也确认了上述两种继承方式的效力。此外,遗赠是死者生前对遗产的处置,直接影响继承的内容,因而也是财产继承制度的组成部分。

财产继承

财产继承

承受死者生前财产权利和义务的民事法律制度。财产继承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促进社会财富积累,实现家庭经济职能,增强家庭关系的和睦团结,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 继承房产的法律特征   财产继承人 ☛
财产继承

财产继承

财产所有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后遗留下来的财产,由其近亲属依一定法定程序而取得的法律制度。其中,已死亡的自然人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下来的属于他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为遗产,依法能取得其遗产的近亲属为继承人,继承人所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为继承权。财产继承始终建立在亲属关系之上。原始社会末期,死者的遗产由其他氏族成员取得,这些氏族成员与死者具有血缘或收养关系; 后来,个体家庭的出现,财产继承局限在家庭成员之间,只有在被继承人没有家属时,才扩大到与其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亲属。遗嘱继承形式的实行,法律允许财产所有人在生前通过订立遗嘱预先处分其个人财产,所有人可以仅凭自己的个人意愿把财产遗赠给与其毫无亲属关系的其他自然人或社会组织,但这已经不再是“继承”,而为“遗赠”了。现代法律普遍尊重财产所有人的个人意愿,承认遗嘱的法律效力优于法律的直接规定。遗产分割时优先适用死者生前所订遗嘱,但要求遗嘱必须合法。具体表现在,要求订立遗嘱的人须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遗嘱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订立遗嘱必须采用法定形式,履行法定手续;遗嘱不得取消未成年人和其他无劳动能力的继承人的应继承的份额。否则,遗嘱无效。死者生前未立遗嘱或遗嘱无效,或遗嘱继承人放弃或丧失继承权以及遗嘱未加以处分的那一部分财产,适用法定继承。法定继承中,继承人的范围、顺序以及继承份额都由继承法直接加以规定。我国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及祖父母、外祖父母均为继承人,其中,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因与被继承人具有最近的婚姻、血缘关系,经济上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而享有优先取得遗产的权利。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者,其晚辈直系血亲享有代位继承权。遗产分割的时间、地点以及法定继承份额允许继承人协商确定。允许继承人放弃继承,要求为胎儿保留一定的份额。继承人在接受继承时,应在所继承的遗产价值内清偿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个人债务。

☚ 个人财产所有权   财产抵押 ☛
000093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