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植物碱研究
兰州大学朱子清、陆仁荣、黄文魁等1955年完成, 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研究水平居当时国际领先地位。贝母植物碱是一类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其结构的测定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作。50年代中期, 朱子清率领其研究小组对贝母植物碱进行了比较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克服测试手段落后、设备条件差等困难,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55年首先确定了该类植物碱的的基本骨架为变形甾体。该项研究工作以“贝母植物碱研究Ⅲ 、贝母素甲的脱氢、碳架和氮环的决定”为题在《化学学报》上发表。研究成果为我国化学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引起了化学界的重视,并被后来的植物碱化学专著和有关论文广泛引证。1956年, 朱子清应邀参加德国科学院主办的 “国际植物碱会议”,报告了贝母植物碱的研究工作, 博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随后,应匈牙利科学院的邀请前往讲学,并被聘为国际有机化学杂志《四面体》(Tetrahedran)的荣誉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