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社会化
【释文】: 指能产生与以往社会化不一致,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和行为的社会化过程。 它意味著放弃一种生活方式,而采取另一种不仅与前不同,而且完全不相容的生活方式。在再社会化过程中,人们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及自我形象。 再社会化通常发生于成年期。再社会化的典型例子就是对战犯的改造,它使个人与过去一刀两断,被改造成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人。 有些职业需要强烈的再社会化。例如传统社会中的宗教职业。 现代社会中,基本军事训练也是一种适度的再社会化形式。军训的目的在于改变那种平民的自我形象而建立起军人的自我形象。 军事训练还力图消弱士兵的平民规范和价值观,并在某些方面代之以新的规范和价值观。 例如,军队不鼓励自主性的价值观,而要求建立服从权威的价值观。军训过程逐步形成的这种价值观的转变,是再社会化过程的关键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