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syon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of legume plant固氮微生物与绿肥作物在常温常压下利用生物能,将空气中游离的氮(N2)固定并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氨(NH3),继而转化成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几乎所有的豆科植物都有相适应的根瘤菌与其共生。放线菌等其它固氮微生物与一些非豆科绿肥以及固氮蓝藻与水生绿肥——绿萍之间也存在共生固氮关系。根瘤菌与豆科绿肥的共生固氮体系在自然界的氮素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农业生产中久已得到广泛利用。 图1 固氮作用的电子流向 豆科绿肥的共生固氮在类菌体内进行,而氨的同化是在根瘤菌的细胞浆内完成的,类菌体联接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提供电子和ATP,通过铁氧还蛋白把电子传递给固氮酶,将氮还原成氨后,由三羧酸循环提供酮酸形成氨基酸后,再转移给寄主参与氮的代谢(图2)。 影响豆科绿肥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环境因素 根瘤菌菌族和菌株特性以及温度、光照、pH值、通气、水分、营养等诸因素都影响其共生固氮效率。❶根瘤菌菌族和菌株的筛选。根瘤菌与豆科作物共生的专一性很强,某一互接种族根瘤菌只能对本族的几个属、种有效,而对不同族间互接则无效。下表列举几种豆科植物根瘤菌的互接种族。选择活性强的根瘤菌进行接种,可提高有效根瘤的数量、重量及固氮酶活性; ❷温度。不同根瘤菌族在感染根毛,类菌体的发育和固氮时所需最适温度是不同的。如大豆根毛感染最适温度为25℃,类菌体发育22℃,固氮30℃。紫云英生长最适温度15~20℃,超过25℃或低于15℃就不利于根瘤的形成。13~21℃有利于苕子生长和根瘤的固氮。较高温度对固氮有抑制作用; ❸光照。光照对共生固氮有直接影响作用。光照减弱,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减少,固氮作用减弱。光照过强对固氮有抑制作用; ❹酸碱度。介质pH值在4.0~8.0范围内均可结瘤,但是,不同豆科作物的共生固氮体系对酸碱度要求不同。苜蓿族根瘤菌要求pH值较高,羽扇豆族、大豆族、豇豆族根瘤菌在酸性土壤中能良好结瘤固氮; ❺通气和水分。根瘤菌是好气性细菌,通气良好才有利于感染、结瘤和提高固氮活性。土壤含氧量以15%~20%为好。土壤湿度一般以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佳; ❻营养。合理施肥是促进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和增加产量的重要措施。尤其在幼苗期尚未固氮,开花结荚期以及多年生绿肥刈割后应适当施用氮肥。但是,在固氮条件较好时,若再施用氮肥,尤其是铵态氮肥会加速根瘤老化,使豆血红蛋白减少,影响固氮作用。增施磷肥可以达到以磷增氮的目的。在缺钾土壤上,增施钾肥能促进固氮,增产显著。在酸性土壤和用石灰调节酸性的土壤或贫瘠的沙土上,施用钙、镁、硫、钼和硼等肥料也是十分必要的。现已证明,钴对结瘤的豆科植物是必须的。添加适量钴,可以促进豆血红蛋白的合成和提高固氮酶活性。 图2 类菌体和豆科根瘤细胞液中固氮酶与有关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 几种豆科作物根瘤菌的互接种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