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豆秆黑潜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豆秆黑潜蝇soybean fly

豆类潜叶、蛀茎害虫。又名豆秆蝇。学名Melanagromyza sojae(Zehntner)。双翅目,潜蝇科。分布于日本、印度、埃及、大洋洲及中国各主要大豆产区。中国于1929年在广西首次发现。
成虫体长约2.5毫米,黑色,具蓝绿光泽,复眼暗红色,中颜脊窄,线状。触角芒长为触角的3倍,上仅具绒毛。径中横脉位于1M2室中央端方,腋瓣具黄白缘缨(见图)。平衡棒黑色。中足胫节后鬃1—3根,胫端鬃缺。卵长0.3~0.35毫米,长椭圆形,乳白色,稍透明。末龄幼虫体长3~4毫米,初孵时乳白色,后渐变淡黄色,口咽器黑色,口钩端齿尖锐,下缘有一齿。前气门呈冠状突起,具6~9个椭圆气门裂;后气门深灰棕色,烛台形,边缘有5~9个气门裂。蛹长椭圆形,长2~3毫米,金黄色。前气门黑色,三角形,向两侧伸出,相距较远; 后气门烛台形,相距较近。此外,尚有近似种豆梢黑潜蝇触角芒具羽状排列短纤毛,胸腹部黑色,腹部常具红铜色、金绿色等光泽。径中横脉常在中室中央或稍偏端方。幼虫口钩端齿粗钝,前气门长而弯曲,末端约有12个气门裂,排成环形,后气门亦具长柄,向尾端伸出,背面约有15个气门裂。



豆秆黑潜蝇右翅


中国黄淮流域各省区年生5代,广西13代。以蛹在大豆及其他寄主的根茬和秸秆中越冬。在山东越冬蛹于6月上旬末开始羽化,6月中旬为盛期,羽化后2~3天产卵,卵期2~3天。第一代幼虫盛发期在7月上旬,主要为害春大豆,第一代成虫盛发期在7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发生于7月下旬至8旬上旬,第三代幼虫盛发期在8月下旬,第二、三代幼虫相继为害春大豆和夏大豆。第四、五代重叠发生,主要为害晚播大豆、赤豆等。成虫每日早、晚活动最盛,取食、交配、产卵的适温为25~30℃,在适温范围内,湿度越高,活动越盛,当湿度低于80%时,活动减弱。温度不适时,多在下部叶片间隐藏。风力小、气压低的阴天,整日可见成虫在豆株上部活动。成虫取食先以腹末端刺破叶表皮,舔吸叶肉汁液,致使叶面呈现白色小伤孔。成虫产卵多在豆株中上部叶背近基部主脉附近的叶肉内,产卵期一般5~6天,产卵量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多者近400粒。初孵幼虫在叶片表皮下取食,经叶脉、叶柄,再达分枝,最后至主茎蛀食髓部及木质部。排泄于髓道内的粪便初为黄褐色,后变红褐色。大豆生长后期,主茎老化,第四、五代幼虫多在分枝和叶柄中蛀食,一般单株有虫4~5头,多者达9头以上。末龄幼虫在茎壁上咬一羽化孔,并在附近化蛹,羽化后成虫由羽化孔钻出。受害豆株体内水分和养分的储存输送受阻,尤其是苗期受害,豆茎细嫩,根茎部肿大,全株铁锈色,植株矮小,重者茎空、叶落、枯死。后期受害,花荚脱落,百粒重减少而致减产。降雨量对越冬蛹的羽化影响较大,在黄淮流域,如5月下旬至6月上旬降雨量在30毫米以上,羽化进度快,使第一代的有效虫源增加,第二代幼虫发生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第一代虫口密度和越冬蛹的羽化进度,并和降水量有密切关系。
可采用豆田深耕、增施基肥、提早播种、适时间苗等农业措施促进幼苗早发,减轻为害; 春播品种凡有限结荚习性、分枝多、节间短、主茎粗的品种受害轻,夏播品种凡前期生长快、发苗早的受害轻; 天敌有寄生于越冬蛹的瘿蜂、金小蜂等,保护和利用天敌对害虫有抑制作用; 在一、二代成虫盛发期用氰戊菊酯、杀螟硫磷、乐果、辛硫磷等防治。

豆秆黑潜蝇soybean fly

Melanagromyza sojae(Zehntner),昆虫纲,双翅目,潜蝇科。中国主要分布于黄淮流域和南方各省;日本、印度、埃及及大洋洲也有分布。寄主有大豆、赤豆、绿豆、野生大豆、苜蓿等豆科植物。成虫体长1.8~2.2 mm,黑色,有蓝绿色光泽;复眼暗红色。末龄幼虫体长2.4~2.6 mm,淡黄白色;前气门鸡冠状,后气门突出,烛台状,周围有6~9个椭圆形气门裂。河南、山东一年发生4~5代,江苏5~6代,福建6~7代,以蛹在寄主秸秆内越冬;广西柳州一年发生10代,冬季可见幼虫、蛹和成虫。成虫白天活动,有补充营养习性,卵散产于叶片背近基部的表皮下,每次产卵一粒。初孵幼虫就近钻入叶脉潜食,后经叶柄蛀入主茎并向下蛀食,老熟后在茎秆或叶柄上咬一羽化孔后化蛹。可采用收获后处理秸秆;适时播种和喷药防治成虫和幼虫等措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