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谷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谷风

谷风

《诗经·邶风》篇名。古代弃妇诗名篇。《毛诗序》谓刺夫妇失道。或谓逐臣托为弃妇之辞,以倾诉其冤抑。诗中写男子喜新厌旧而女子含辛茹苦,反映“男尊女卑”不合理社会现象。结构谨严,层层递进,叙事与抒情结合,表现人物复杂心情细致真切,颇富艺术感染力。

☚ 燕燕   式微 ☛
谷风

谷风

重庆《扫荡报》副刊。不定期刊。1941年1月29日创刊,同年6月22日出至第6期后未见刊出。重庆中央大学谷风社主编。主要作者有金启华、周仁济等。宗白华在代发刊词《为“谷风”祝福》一文中强调了诗歌的现代化问题,并引用比利时诗人魏哈伦的话“给予现代以诗,给予诗以现代”,作为诗刊的宗旨。刊载的作品多数为自由体新诗,在形式上比较整齐,较讲求格律,内容多为感时之作。第4期集中译载了欧洲当代诗人的作品,介绍了世界诗歌发展的新趋向。

☚ 诗艺   诗时代 ☛
谷风

谷风

❶《诗经·邶风》篇名。此为著名的弃妇诗,也是《诗经》中少数有浓厚叙事成分的作品之一。全诗六章,章八句。“通篇全作弃妇之口吻,反复申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特悱恻,而且沉痛。篇中历叙自己持家之辛苦,去时之徘徊,追忆中之情痴,其绵密工细殆过于《上山采蘼芜》。彼诗只寥寥数语而此则絮絮叨叨;彼诗是冷峭的讥讽,此诗是热烈的怨诅。《三百篇》中可与匹敌者只《氓》耳;而又各有各的好处,全不犯复。”(俞平伯《读诗札记》)
❷《诗经·小雅》篇名。此为责备丈夫忘恩负义的弃妇诗。全诗三章,章六句。《毛诗序》云:“《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朱熹《诗集传》也认为是“朋友相怨之诗”。这与诗中“真予于怀”的描写不符,故今人多不从。闻一多认为此诗与《邶风·谷风》“所咏一事,惟文词详略为异,当系一诗之今化”(《诗经通义》)。顾颉刚、俞平伯也有与闻说相似的看法。

☚ 匏有苦叶   式微 ☛
谷风

谷风

(邶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母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


这是一首弃妇诗,是一曲令人肝胆欲碎的怨苦的悲歌。这位不幸的女子,过去与丈夫誓同生死,含辛茹苦,艰难创业,然而就在日子好过之后,丈夫却炎凉易态,另寻新欢,自己顿遭遗弃,当她被迫离家而去之时,百感交集,思绪万千,用饱含热泪的诉说,倾吐了内心痛苦的积愫,千载而下,读来犹具感动人心的巨大力量。全诗以第一人称口吻,自道身世,塑造出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贤慧、温柔多情的女子的形象,故事情节也比较完整,为后世长篇叙事诗歌和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开启了有益的门径。
☚ 芣苢   静女 ☛

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11),其甘如荠(12)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13),湜湜其沚(14)
 宴尔新婚,不我屑以(15)
 毋逝我梁(16),毋发我笱(17)
 我躬不阅(18),遑恤我后(19)!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20)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21),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22),匍匐救之(23)
 不我能慉(24),反以我为讎(25)
 既阻我德(26),贾用不售(27)
 昔育恐育鞠(28),及尔颠覆(29)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30)
 我有旨蓄(31),亦以御冬(32)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33),既诒我肄(34)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35)


 

 【注释】①习习:犹“飒飒”。风声。谷风:山谷狂风。②以:连词。连接词或词组。③黾 (mǐn)勉:竭力自勉。④葑(fēng):芜菁。菲:萝卜。⑤以:动词。用。下体:指叶。王夫之《诗经稗疏》:“草木逆生,则根在下为上体,叶在上为下体。”⑥德音:好听的话。即指下文“及尔同死”。违:背离。⑦迟迟:犹豫徘徊貌。⑧有违:足欲进而心不忍。⑨伊:语助词。迩:近。⑩畿 (jī):门槛,门口。(11)荼:苦菜。(12)荠(jì):甜菜。(13)泾:水名。泾水清,比喻新人。以:犹“使”。渭:水名。渭水浊,比喻自己。(14)湜湜(shí):水清貌。其:指代“渭”。沚:当作“止”。指止水。(15)屑:洁。以:犹“已”。语助。(16)梁:捕鱼的石堰。(17)笱(gǒu):捕鱼的竹器。(18)躬:自己。阅:容纳。(19)遑:暇。恤:担忧。后:指后事。(20)方:小筏。舟:船。(21)亡:通“无”。没有。(22)丧:灾难。(23)匍匐:爬行。这里形容尽力。(24)能:犹“而”。乃。“能”当在“不”字前,转写误倒。慉(xù):爱悦。(25)讎:同“仇”。(26)阻:拒绝。(27)贾(gǔ):卖物。用:因。不售:卖不出去。(28)育:生计。鞠(jū):穷困。(29)颠覆:指艰难困顿的日子。(30)毒:毒虫。(31)蓄:咸菜。(32)御:防备。(33)有洸:即“洸洸”。水波动荡闪光貌。有溃:即“溃溃”。河水满溢貌。(34)诒(yí):送给。肄(yì):嫩枝。(35)塈(xì):通“”。爱。
 【鉴赏】这是弃妇之诗。
 全诗六章。此诗讲述了一个悲剧性的婚姻故事。全诗以弃妇的口吻道来,哀婉缠绵,读后令人心碎。
 一章写妇人斥夫变心。狂风飒飒,时阴时雨。诗以此兴比丈夫性情暴躁,反复无常。妇人尽力同心同德,丈夫不该动不动就发怒。婚姻要靠真情来维系,而丈夫只看重姿色,就好比“采葑采菲”只要根而不用叶。丈夫曾立下“及尔同死”的誓言,希望不要背离这好听的话语。
 二章写妇人被遣返家。妇人在返家途中,步履沉重,犹豫徘徊,依依不舍,不忍离去。丈夫太绝情,不肯远送,只是送到门口。谁说荼菜苦?它的甘甜如同荠菜。此时你们新婚多么快乐,如兄如弟,亲亲热热。
 三章写妇人被弃之因。妇人被弃,原因在于色衰。此章以河水设喻,生动而贴切。泾浊渭清是自古以来的传说,其实是泾清而渭浊。泾水清比喻新人美,渭水浊比喻旧人丑。渭河的水本来也是清的,只是由于泾渭合流,渭水才显得混浊;旧人本来也是美的,只是因为丈夫有了新人,才觉得自己丑。想到这里,妇人把一腔怨恨都发泄到新人身上,并警告说:“不要到我的鱼梁去! 不要动我的捕鱼器!”但继而一想,自己现在已不见容,哪里还顾得上以后的事呢?
 四章写妇人勤俭持家。当年家境贫困,生活拮据。妇人殚精竭虑,治家有功。就像渡河要因时制宜,水深就坐筏乘船,水浅就泅水游过。家中有啥缺啥心里有谱,并尽力操持。凡邻居遭遇灾难,也能尽力救助。
 五章写妇人斥夫负恩。丈夫不但不爱妇人,反把妇人当作仇人。既已拒绝妇人美好的德行,妇人的一片真情就像卖货物而卖不出去。过去生活恐慌生计贫困,夫妻共同度过了一段艰难困顿的日子。现在家业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丈夫把妇人比作毒物予以抛弃,真是忘恩负义。
 六章写妇人回忆过去。妇人腌好咸菜,可以度过冬天。丈夫与新人尽情欢乐,只是让妇人应付穷困。想当年两人恋爱之时,曾一同在春水弥漫的江边漫步,丈夫还送给她嫩枝条作为信物,并说唯我是爱。然而如今丈夫竟把往日的一切全都忘记,真令人心酸。
 


 此诗将比兴与赋和谐地结合了起来。诗以“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兴比丈夫性情暴躁,反复无常。以“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兴比丈夫舍本逐末,重色轻德。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极言弃妇内心苦楚。以“方之舟之”“泳之游之”兴比弃妇尽心竭力操持家务。这些都深厚含蕴、委婉动人。又有铺陈述事和直言抒情,与比兴完美结合,感人至深。
 这是一首弃妇之诗,诸家并无异议。但在理解上略有不同。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通篇皆弃妇辞,自无异议。……是语虽巾帼,而志则丈夫。故知其为托词耳。”吴闿生《诗义会通》说:“窃疑此人臣不得志于君,而托为弃妇之词以自伤。”这种说法对理解诗意并无妨碍,但“托词”说似求之过深,未必含有这层寓意。

诗经《谷风》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风吹雨打,情景可怕,有人能记挂人,但安乐时候,有人又抛弃人了。
习习谷风,(一) 大风呼啦啦,
维风及雨。风吹雨又打。
将恐将惧,(二) 恐怖呀可怕,
维予与女。(三) 我把你记挂。
将安将乐,安逸呀享乐,
女转弃予。你把我抛下。

习习谷风,大风呼啦啦,
维风及颓。风吹暴风来。
将恐将惧,恐怖呀可怕,
寘予于怀。(四) 把我搂在怀。
将安将乐,安逸呀享乐,
弃予如遗。(五) 你把我抛开。

习习谷风,大风呼啦啦,
维山崔嵬。(六) 山头上面刮。
无草不死,没草不吹死,
无木不萎。(七) 没树不打垮。
忘我大德,忘掉我的大恩情,
思我小怨。把我的小仇记在心。


注 释
(一)严粲:“来自大谷之风,大风也,盛怒之风也。又习习然连续不断,继之以雨。……旧说谷风为生长,习习为和调。今考二章维风及颓,颓,暴风也。非和调之类。三章言草木萎死,无生长之意,其说难通矣。”
(二)陈乔枞:“《韩诗》曰:将恐将惧。薛君曰:‘将,辞也。’”
(三)马瑞辰:“按与当读如《小明》诗正直是与及《儒行》同弗与也之与。与,犹爱好之。《小明》《笺》‘好,犹与也。’是也。”
(四)朱熹:“寘,与置同。置于怀,亲之也。”
(五)朱熹:“如遗,忘去而不复存省也。”
(六)毛亨:“崔嵬,山颠也。”
陈奂:“崔嵬者,是山颠巉岩之状。”
(七)马瑞辰:“此诗萎为之假借。《广韵》,枯死也。”

注 音
女ru汝 颓tui隤 遗wei畏 嵬wei违 萎wei委

诗词《谷风》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寘予于怀。
 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注释】 ①习习谷风:连续不断的来自山谷的大风。旧说,习习,柔和貌。谷风,东风。严粲《诗辑》:“来自大谷之风,大风也,盛怒之风也。又习习然连续不断,继之以雨。……旧说谷风为生长,习习为和调。今考二章‘维风及颓’,颓,暴风也,非和调之类。三章言草木萎死,无生长之意,其说难通矣。”维:句首语气词。②将(jiang浆):又、且。予:我。与:赞同,这里指相亲爱。女(ru汝):汝,你。③颓:大旋风。④寘(zhi至):在这里意同“置”。朱熹《诗集传》:“置于怀,亲之也。”⑤遗:遗忘。⑥崔嵬(wei唯):山高峻耸立的样子。⑦德:恩惠。
 
 【译文】 山谷来的大风不断吹,吹来阵阵大暴雨。危难又恐惧的日子,相亲相爱我和你;平安又快乐的时候,你反将我抛弃! 山谷来的大风不断吹,引来旋风起天际。危难又恐惧的日子,你抱我在怀里;平安又快乐的时候,你将我丢掉全忘记! 山谷来的大风不断吹,险峻的山顶风声厉。青草吹得干枯黄死,树木吹得拔根倒地。你把我的大恩全忘掉,却把小怨记心里!
 
 【集评】 清·牛运震:“‘如遗’字亦白描入妙。”“插‘维山崔嵬’句,便觉风威悍绝。……平心厚语,不作分外已甚之词,妙。”(《诗志》卷四)
 清·方玉润:“然诗体绝类乎风,而乃列之于雅。姚氏以为不可解,愚亦以为不可解。岂其间固不能无所误欤?”(《诗经原始》卷十一)
 今·陈子展:“末一章结言,如非诘责而是恕词,则谓忘德、思怨,凡人之常情。……孙鑛云:‘道情事真切,以浅境妙。末两句道出受病根由,正是诗骨。’”(《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总案】 此诗主旨,旧说是讲交友之道。今人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弃妇的怨歌,和《邶风·谷风》的题旨相似,这个看法似更切合实际。此诗语言风格显然像是民歌,难怪姚际恒认为“不可解”,方玉润说它“绝类乎风”,并怀疑其间有误。

《诗经》之《谷风》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原文〕
 习习谷风,
 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韩鲁黾勉作密
 不宜有怒。勿。)
 采葑采菲,
 无以下体?(韩体作礼。)
 德音莫违,
 及尔同死。
 (风、心,侵部。雨、怒,鱼部。体、死,脂部。)
 行道迟迟,
 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鲁迩作尔。)
 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
 如兄如弟。
 (违、畿、荠、弟,脂部。)
 泾以渭浊,
 湜湜其沚。(三家沚作止。)
 宴尔新昏,
 不我屑以。(鲁以作已。)
 毋逝我梁,
 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三家躬作今。)
 遑恤我后! (三家遑作皇。)
 (沚、以,之部。笱、后,侯部。)
 就其深矣,
 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
 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
 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
 匍匐救之。(鲁齐匍匐作扶服,鲁救作捄。)
 (舟、游、求、救,幽部。亡、丧,阳部。)
 不我能慉,(三家作能不
 反以我为雠。我慉。)
 既阻我德,
 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
 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
 比予于毒。
 (雠、售、覆、毒,幽部。)
 我有旨蓄,
 亦以御冬。
 宴尔新昏,
 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
 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
 伊余来塈。
 (冬、穷,中部。肄、塈,脂部。)
 [译文]
 大风飒飒吼叫来得凶暴,黑云阴满天大雨要来到。同心协力过日子,你不该对我发脾气又喊又叫。好比采蔓菁和萝卜,不要因其根茎味苦,连它的叶子也不要。往日的情爱你休要抛弃,我和你过到老永不分离。
 我脚步慢慢腾腾不忍离去,心中满是离愁别恨真难受。他无情不肯远送,勉强送我到门口。谁说苦荬菜味苦,比起我命来它甜得像荠菜。安乐的是你们新婚,那亲热得像兄弟一般相爱。
 泾有渭比着,清的也变浑,泾水停留也会清。你新婚两口是那样的欢喜,早不想我那美好的从前。不要动我拦鱼坝,不要用我捕鱼篓。咳!顾不了眼前,还管什么身后。
 好比过河水深的地方,就乘木筏和木船。水浅的地方,就可游泳到对岸。家里有没有,我都尽力治家备齐全。邻居若有灾和难,我总是想方设法帮着办。
 你对我不喜不爱也还罢了,反而竟把我当成仇人相待。既然看不到我的好处,好心没好报,就像好货没人要。想当初咱家处在惊恐穷困时候,又苦又穷的日子与你共度。现在咱们美满生活好了,竟把我看成毒物扔掉。
 我还一心为家腌下好咸菜,为的是好好度过冬天。安乐的是你们的新婚,用我的积蓄挡贫穷。见我就有气叫骂大怒,随又给我繁重的家务。假若你想想我过去的好处,就会把我一个人爱。
 [评介]
 《谷风》六章,章八句。这篇诗是写一女子被丈夫遗弃后的悲痛感情。《诗序》说:“谷风,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于新婚,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又《诗集传》:“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是诗。”也有说是逐臣托为弃妇之辞,以倾诉自己的冤枉。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逐臣自伤也。”可备一说。
 这是一首弃妇诗,而且是我国诗史上最古的又是最好的一篇。诗中写这个女子的丈夫喜新厌旧,而把她遗弃了。她生动而真切地叙述了这事的不幸经过和她自己的怨愤心情。全诗六章。一章以暴风和阴雨起兴,正面斥责她的丈夫不应抛弃她。二章用对比的手法述说自己被弃的痛苦和其夫重婚的欢乐。三章写女子被弃之后对过去生活眷恋的余情。四章叙述从前不论治家睦邻都尽瘁心力。五章写其夫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以见其夫之负心忘情。末章以伤其夫之遗弃,喜新厌旧作结。这章中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句,马瑞辰说“塈”是“慨”的假借字,“慨”是古“爱”字;“余”是“我”;“来”当“是”讲,因此“伊余来塈”即“唯我是爱”。译成口语,就是你只把我一个人爱。这句是说假若你想想过去的话,就会把我一个人来爱。六章中“有洸有溃,既诒我肄”句,“肄”字,毛《传》、郑《笺》、朱《集传》皆释为“劳”也。但有人认为此“肄”字即《周南·汝坟》:“伐其条枚”、“以伐条肄”之“肄”,即砍伐后新长出来的嫩枝。“既诒我肄”言既以嫩枝作为定情物给她,当初如何好,现在就不该变卦。“有洸有溃”毛《传》说:“洸,武也;溃,怒也”,诸家说同。但有人认为此句指水而言。《说文》:“洸,水涌光也。”诗句“有洸有溃,既诒我肄”皆是回忆,既然他不念昔者,则“有洸有溃”也应该是昔者之事。既言当初恋爱时在水边欢会,折枝相赠之事。此“有洸有溃”正形容春水上涨之状,也就是《郑风·溱洧》:“方涣涣兮。”《韩诗》说是“三月桃花水下之时”,由此可知,这位女子和她的男人当初也曾到河边欢会,彼此求爱过。这种解释很有新意,可备一说。
 这篇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比兴的手法。用暴风阴雨,比喻男子的性格没有准性,用“葑菲”之特性比喻男子不应喜新厌旧。三章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告戒新妇,不要夺去她的丈夫,破坏她的爱情生活。宋朱熹《诗集传》:“又言毋逝我之梁,毋发我之笱,以比欲戒新婚毋居我之处,毋行我之事。”又今人袁梅说:“古今民歌中,往往以鱼喻爱人,以捕鱼之器物喻婚姻情爱,以钓鱼等事喻求偶。如《四川山歌》:‘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下坑多路不平,河内鱼多涨浑水,么嫂郎多花子心。’《安化情歌》:‘大河里涨水小河里分,两边只见打鱼人,我郎打鱼不到不收网,恋姐不到不收心。’《琼崖情歌》:‘钓鱼钓到正午后,鱼未食饵心勿躁,日头钓鱼鱼见影,有心钓鱼夜昏头。’”
 这首诗通篇是用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新”、“旧”对比,写出她被遗弃后内心的愤怒。开始她责备男子应当共同生活,不该另有外心。接着叙述她在被逼走的时候,她是如何怀着满心的愤恨,慢慢地走着,而她的前夫却很快的将她送出大门,不顾她的苦痛,只图新婚之乐。接着拿泾渭之分来对照出她丈夫的新婚快乐和她自己的苦闷。在后三章中又拿她对待新旧的情况,对照出今昔的不同,接着又回忆起她如何善于操持家务,乐于帮助人家,她想起她与他曾经共同患难,而在他们生活一旦好转,她就受到丈夫的遗弃。她回想起她丈夫行动的野蛮、情性的暴躁,他丝毫不想想从前,就狠心地将她遗弃。通过回忆对比的手法写出今昔之别,愤慨的情绪充满在字里行间,这首诗刻画出男子的薄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婚姻制度的罪恶以及女子命运的悲惨。
 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确实高超,不但写出了人物的个性,也写出了人物的典型性,让我们认识到当时现实的不合理,了解到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在诗经中和这首诗相类似的抒情诗还有不少。如《召南·行露》写一个女子被逼嫁,并被以狱讼相威胁,但她坚决拒绝说:“虽速我讼,亦不汝从”。这些诗写出了当时妇女被压迫的情景,也写出了被压迫的妇女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具有典型性,也很有认识价值。

古代民歌《谷风》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止。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本篇是弃妇诗。当写于春秋时期、公元前660年狄人灭卫国以前。通过一个勤劳善良的女子被喜新厌旧、忘恩负义的丈夫遗弃以后的悲痛与怨愤,反映了当时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命运,控诉了负心男子的卑劣行为,对弃妇的悲惨遭遇寄以深切同情。
 本篇共分六章。
 首章以风雨起兴,怨责丈夫无义。“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此言:来自溪谷的大风,连续不断地吹来。忽然又阴天下雨。这是以风雨比喻丈夫暴怒不止。“黾勉同心,不应有怒。”此写:女子对丈夫说:我尽力和你同心同德,你不应该这样对我发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这两句以采葑菲,不用其根茎,来比喻对妻子不取其德,但见色衰即遗弃。“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言: 善言美语不要违背,跟你同生死共患难,永远不分离。
 尽管女子有美好的心灵与善良的愿望,但负心丈夫还是把她遗弃了。第二章描述女子被遗弃时的情景。“行道迟迟,中心有违。”此言:被遗弃,走路步子慢,不忍离开,心里有矛盾。“不远伊迩,薄送我畿。”此写女子对丈夫说:不要你远送,你只送我到门口罢!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此言:谁说苦菜味儿苦,但比起我心中之苦,它的味儿简直如荠菜一样甜。“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宴”,欢乐。“昏”,同 “婚”,“新昏”,指丈夫另娶新人。此章用对比写法,述说自己被遗弃的痛苦和丈夫重婚的欢乐。
 继之,在第三章中写女子被遗弃后对往日生活眷恋之余情。“泾以渭浊”,“泾”、“渭”,都是水名,源出甘肃,流至陕西高陵县合流。泾浊渭清,是古来的传说。此言:泾水、渭水合流才显得泾水浑浊。这里,是弃妇以泾水自比,以渭水比新人,以浊比丑、清比美,比喻丈夫因为有了新妇才嫌弃自己。“湜湜其止”,“湜湜”,水清貌。此言:泾水在止而不流的时候,也是澄清的,可见并非真浑浊。此句比喻自己的容貌若不与新人相比,也不见得差。“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此言:你如今还在新婚欢乐之中,才不肯与我相亲。这就越使她愤慨,于是对丈夫发出告诫: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这是告诫丈夫:不许新人到我的鱼梁那儿去,不要把我的鱼笱拨乱了。可是她又一转念,“我躬不阅,遑恤我后!”此言:连我自己都不为丈夫所容了,哪里还顾得我走后的事呢!对女主人公此时此刻的心理刻画得十分细致逼真。
 第四章进而追叙往日尽心力于治家还是睦邻。“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此言:遇到水深的地方,就用筏子或船渡过;遇到水浅的地方,我就潜水渡过,或浮水渡过。此用各种渡水方法渡水比喻辛勤治理家务。而且周密打算置备家产。“何有何亡,黾勉求之。”此言:家里器物不论有与无,我都尽力备办齐全。不仅对待自己,而且救助邻里。“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此言:邻舍有了灾难,就竭力救助。可见她能够睦邻济邻人之急。总之,不管治家还是睦邻都竭尽心力。
 紧接着,在第五章中,又借写今昔苦乐之不同,以见其丈夫之负心忘情。“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此言: 丈夫不爱我,反把我当作仇人。你既然拒绝了我的善意,我便像商人的货物卖不出去一样。更痛心地指出:“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此言:从前你生计恐慌,生活窘困,是我和你共患难方渡过了窘困的处境;在有了财业,生活顺利之后,你把我看作毒虫一般。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在第六章中,进一步作今昔对比,以陈述丈夫凶暴,不念旧情。“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此言:我有美好的干菜、腌菜,打算用它来过冬。如今你抛弃我,为新婚而欢乐,在当年穷困时,用我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此言: 你对我粗声粗气地叫骂,劳苦的活儿都留给我去做;你就不想想从前:你曾经爱过我一番呢! 追昔抚今,使她悲痛怨愤已极。
 本篇女主人公,性格柔婉,温顺而痴情。在回忆昔日艰难辛苦的生活,她涕泣陈情,满怀凄怆,在男子要遗弃她时,她委婉说理,希望幸免。在被遗弃后,又迟迟不肯离开,而对男子新婚之乐感到无限痛苦。然而,却仍留恋自己的器物:“毋逝我梁,毋发我笱。”但又想到: 自己都不为丈夫所容,哪里还顾得走后的事呢!甚至在诀别时,她还委婉劝诫丈夫:“不念昔者,伊尔来塈。”女子原来对丈夫确实怀着同心同德,白头偕老的痴情。尽管品德如此贤良,所得到的是受劳累、被谩骂、被虐待,被视为毒虫,视为仇敌,以至终于被遗弃。而男子却公然无耻地攫取了女子多年的劳动成果,另娶新欢。此情此景,怎能不使女子悲痛怨愤!怎能不使作者对负心男子的卑劣行为抱以深恶痛绝!当然,这种悲惨结局,归根到底,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即夫权制度所造成的。
 本篇是《诗经》 中的抒情名篇之一。有独到的艺术特点。
 抒情中带有叙事成分,抒情与叙事相结合。既有故事的叙述,又有感情的抒发,二者交互为用。如第四、五两章,主要是叙事,但叙事的目的也在于有力地抒情。
 首章以“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起兴,以展开关于女主人公的悲惨事件。“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两句,以风雨比喻丈夫暴怒不止。诗一开始即写出了悲凄的意境气氛。以下的叙事与抒情均与此紧扣。
 比喻、对比的运用很成功。如第四章用渡河作比,以陈述女子勤劳治家、亲热济邻,有贤惠、美好的品德。第二章将弃妇的痛苦与男子再娶的欢乐放在一起叙写,形成鲜明对照,这就越加有力地表现出女子的悲惨处境与男子的卑劣行为。这就更激起读者对女子的同情与对男子的憎恶。
 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即以抒情主人公的独白、内心直接倾吐来刻画人物形象,使人们清晰地看出主人公的行动及性格特征。

《诗经》-《谷风》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茶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旧诂中尽管有所谓“朋有道绝”和“逐臣托为弃妇之辞”等异说,但未能成立。东汉应劭称“《谷风》有弃妇之怨”(《风俗通义·穷通》),倒是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此诗的主旨。我看首章的“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二句是点睛之笔,意谓采葑采菲的人,不要因为其根茎味苦,连它的叶子也不采; 作为海誓山盟、同生共死的夫妻,怎么能因为妻子容颜衰老而捐弃呢? 也有的把第一章的“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当作全诗的纲领,认为以下五章全是弃妇求与其夫同心,而其夫今昔不同,炎凉易态云云。二说角度虽有所不同,但对此诗主题思想的把握则都是正确的。
 如果说《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那么,《邶风·谷风》则是这一传统的优秀代表作之一。首先,它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浓郁的生活气味。尽管这种气味使人感到辛酸和忧悒,但是作为现实主义作品的基本特征,诗中真实地反映了二千五、六百年前,我国春秋时代妇女的命运。这种命运比苦菜还要苦,正如这个弃妇所言:“谁谓茶苦,其甘如荠。”为了操持生计,诗中的女主人公“我”辛勤捕鱼、精心腌制干菜过冬。“既诒我肄”,谓在其夫役使下,什么累活苦活她都干。穷的时候,她和丈夫共患难,日子过好了,丈夫却把她看成眼中钉。“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这种饱含热泪的诉说,令人为之肝胆欲碎。
 这首诗的组织结构,乍一看,一无匠心,甚至分不清轻重主次。第一章,自始至终带有责备和教训其夫不该自食其言的意味,口气很硬。第二章写到要离开时,她又举步维艰,优柔寡断了。三、四章列举自己操持家务,与邻里和睦相处的事例,仿佛语无伦次,先说了“我躬不阅,遑恤我后”,意思是眼下自身难保,哪儿顾得了后事,表示已经失望了。接着又反反复复旧事重提,用“何有何亡,黾勉求之”、“不念昔者,伊余来塈”等这样一些婉言自己治家有功和类似于卿卿我我感情色彩很浓的话,来劝勉丈夫回心转意,看来与首章的言辞满拧。这是不是说此诗乱写一通,不讲章法呢? 不是。依我说,作者正是用这种结构上的随意性,来加强内容的真实感,同时也是弃妇内心矛盾的自然流露和性格自身的逻辑推移。因为诗中的“我”,不象《氓》中的“我”,更不象后来汉乐府《有所思》的女主人公那样刚烈。她性格懦弱,对丈夫始终抱有如怨如慕的感情,直到被驱赶出门,她手里还牵着那根早已被其夫扯断了的情丝。一定的性格,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首诗的结构正与这一特定性格相适应,这样一来,倒把人物写成了传神阿堵。以下试举二例:
 一、第二章,在“我”被驱走时,那么难舍难离,说起话来可怜巴巴。“薄送我畿”,仿佛在苦苦哀求其夫说: 好歹夫妻一场,不肯远送,只送一段路程也好。然而他却只送到门口。面对这样一个喜新厌旧、寡恩绝义的人,她不加责怪,反倒觉得自己命苦。一章的“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和二章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相比,说明开始“我”还有某种与现实抗争的意念,后来完全服从于命运的摆布了。这正是一个被生活扭曲了的性格的真实写照。
 二、正因为弃妇对其夫抱有一种割不断理还乱的心情,她把自己被弃不看成是丈夫的过错。“不我屑以”,丈夫不再亲近她,在她看来,那是因为“泾以渭浊”,是他受了后妇的挑唆;“湜湜其沚”,她认为就象止水清澈见底一样,原先他对自己是很好的。基于这种心理,“我”把一腔怨恨都发泄在新人身上,从而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警告她。旧人不让新人动她的捕鱼器具,看来是婉喻其不要取而代之。这岂不是作为一个弃妇的典型心理活动吗?
 从文字上看,《邶风·谷风》 比较通俗,没有许多故实、名物以及难懂的字句需一一训释、爬梳,只是对第三章的首二句“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的疏释有所不同。唐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在此之前,西晋潘岳《西征赋》的“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已谓泾浊渭清。到了南朝齐梁时代的一些作品也都称泾浊渭清,如“别北芒于浊河,恋横桥于清渭” (沈约《八咏诗》之七)、“伊人有泾渭,非余扬浊清 (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三章之一) 等。在唐代杜甫、杜牧等人的作品中,亦或言“浊泾”,或谓“清渭”。至南宋,陆游诗中亦称“清渭”。
 今人对此二句较有影响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弃妇以泾水自比,渭水比新人,清比美,浊比丑,泾水在止而不流的时候也是澄清的,可见得不是真浊,比喻自己的容貌若不和新人比较也不见得丑” (余冠英《诗经选译》增补本)。二是“泾水浊,以喻自己; 渭水清,以喻新人……泾水遇到渭水,就显得更浊了 (犹言“旧人遇到新人,就显得更憔悴了”); 可是当泾水在一个地方静止下来,也还是有清洁的时候; 然而他既已娶到新人,就认为我是非常不洁的人了。”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这两种说法基本相同,都是建立在“浊泾”、“清渭”古训的基础之上。据今人调查,实为泾清渭浊,上文我对“泾以渭浊”二句的理解,就是以此为前提的。但是沧海桑田,在二、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泾与渭或已几易清浊。但从前后文义上看,主“泾清渭浊”,比主“泾浊渭清”,仿佛文义较顺畅一点,而主后者在释义时,需添加言辞,这样往往容易离开原意。
 作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此诗写了两个性格极为鲜明的人物。一个是柔婉温顺,隐忍有余的痴心女子,另一个是“以阴以雨”,朝秦暮楚,薄行缺德,反恩为仇的负心汉,两个性格的刻画又是借助于一系列的对比手法。大而言之,全篇是被弃之苦和新婚之乐的对比,以及今昔对比等。而今昔之比又是多方面的,初婚时,丈夫象和煦的谷风,而今“有洸有溃”,非常粗暴; 曩时发誓“及尔同死”、今日则“反以我为仇”;昔日“伊余来塈”,唯我是爱,如今却“比予于毒”; 过去“黾勉同心”,现在“贾用不售”,把“我”看成没人要的贱货。通过这些对比,作者把一些看来极为平淡的家常事,写得很有分寸,很带感情; 对那个信誓旦旦,食言而肥,暴戾蛮横,不近人情的故夫的揭露,婉中带厉,入木三分。
 比兴是《诗经》普遍采用的写作手法,一般起兴在前,比喻在后。关于此诗首句“习习谷风”是否是比兴的问题,旧说主要有两种。毛《传》以“习习”为和舒之貌、以“谷风”为东风。《诗经通论》卷三引《诗缉》则以“谷风”为“来自大谷之风,大风也,盛怒之风也”、“又习习然连续不绝……皆喻其夫之暴怒无休息也。”按“习习”无暴怒不休之训,即使是来自大谷之风,也不一定都是大风和盛怒之风。所以说后一种说法太牵强,不宜从。前说对“习习”之训是正确的,此句作为全诗的起兴,它与下文不无关系。所以“习习”以下四句的意思是说,天气有微风和煦之时,也有阴雨连绵之日,作为夫妇应该心同意合,而不要彼此恼怒。比兴之法可以合用,“习习”二句既是因所见而起兴,也含有比喻之义。这首诗从头到尾所用比喻很多,而且都是常见的事物,作者随口说出,极为贴切,如第二章用“谁谓茶苦,其甘如荠”比喻苦命,用“如兄如弟”比喻“宴尔新昏”; 第四章用方舟、游泳比喻持家之劳; 第六章用“有洸有溃”比喻负心者的粗暴无礼等,比附都很自然,而且富于感情色彩。
 从体裁上看,《邶风·谷风》是抒情诗中的哀歌,但它又与状景、叙事紧密结合。比如“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既是状景,又是叙事和抒情。从谷风习习,和煦宜人,到阴雨连绵的气候变化过程,也是这对夫妇由“黾勉同心”,到愤怨离异的过程。泾渭之清浊本是自然现象,诗人用来说明夫妇感情的变化,于状景、叙事中,抒发了弃妇的哀怨情绪。总之,此诗不在抒情的成分里,为写景、叙事留有余地,如前所述,它还写出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而人物在诉说自己的遭遇时,还有一个故事作蓝本。所以这首诗尽管是诗三百中的抒情名篇,但却不是单纯的抒情诗。

《诗经》-《谷风》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关于《谷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毛诗序》说:“《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此后,朱熹的《诗集传》,方玉润的《诗经原始》等注本都持此说。闻一多先生则认为这是一首表示弃妇哀怨的诗。细细吟咏此首,我们欣然赞同闻先生独具慧眼的见解。
 这首诗以“习习谷风,维风及雨”起兴。“习习”形容风连续不断猛刮的样子,“谷风”指来自山谷的大风。诗人以山风呼啸,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来象征他们夫妻感情的危机,给全诗奠定了一种低沉抑郁的基调。诗人接着忧愤地诉说道: 当初你遭到忧患危难的时候,是我和你相好,如今生活开始安乐了,你却变心把我抛弃。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指出丈夫是个只可与之共患难不能与之同安乐的人。展示了自己忠贞不渝的美好情怀,揭露了丈夫忘恩负义的丑恶灵魂。
 第二章和前章基本内容相同,仍是谴责丈夫因安逸而变心的不道德行径,但又决非简单的重复。从风吹雨飘到旋风猛刮的环境描写,表面上反映出自然气候更为恶劣,实际上寓示着夫妻关系更加恶化。第一章中是用客观叙述的手法,反映当初生活艰辛时,夫妻恩爱互助,共度难关的情况。此章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置予于怀”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细节。回忆的甜蜜温馨正反衬出现实的冷酷无情,也更激起抒情主人公对负心人的怨恨。
 第三章紧紧承接前面两章,进一步斥责了丈夫患难相依,安乐相弃的卑劣行为,深化了主题。开头四句,极写大风来势之凶猛,喻示女子处境之险恶和她所遭受到的摧残,说明他们夫妻关系已经完全破裂,再也不可能破镜重圆了。最后,诗人悲伤而愤慨地指责丈夫只记自己的小错,全然不念往日的大恩大德。语极凄恻,令人悲叹不已。
 读了这首诗,我们很容易联想起另一首弃妇的哀歌,那就是《邶风·谷风》。这两首诗都以《谷风》为题,都表达了诗中抒情主人公对薄情寡义的丈夫的怨恨和谴责。不仅如此,两者在一些具体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上也有惊人的相似处。《邶风·谷风》的起句:“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也是以风雨起兴,且象征寓意也同于本诗。其中“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同样塑造了一个安乐富裕后,想抛弃贫贱时患难与共之妻的负心人形象。
 有些学者认为这两首诗是从同一母体创作出来的,这种论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从风格上看,这首诗语言浅近,浑朴自然,感情抒发强烈率直。章法上也采用了《国风》中最常见的复沓手法,回旋往复,令人一唱三叹。因此,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一首西周民歌来看,似乎更能领略到这首诗的风采。

古代爱情诗词《》谷风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诗经·邶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这是《诗经·邶风》中弃妇诗的名篇之一。诗分六章,第一章弃妇自叙对丈夫的一片赤诚,斥责丈夫不该把自己遗弃。第二章弃妇自叙内心的痛苦和怨恨,斥责丈夫喜新厌旧的行径。第三章弃妇自叙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痛苦之情。第四章弃妇自叙治家睦邻都尽心竭力的美德。第五章弃妇自叙家境有了变化而见弃,斥责丈夫的歹毒。第六章弃妇叙述丈夫的忘恩负义。全诗通过弃妇痛苦的回忆,说明了自己的种种美德,谴责了丈夫的忘恩负义,从而倾诉了在黑暗的社会制度下婚姻的不幸。
 本诗就其内容来看,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被遗弃的妇女自叙被弃的悲痛和无辜;一是谴责丈夫喜新厌旧,忘恩负义的卑劣行为。于此刻画了两个绝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诗中被遗弃的妇女,是一个勤劳、善良、贤惠,对丈夫情深义重,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的劳动妇女的形象。从“黾勉同心”,“及尔同死”诸语来看,看出她对丈夫情深义厚,誓死不移的一往深情;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诸语来看,说明她对丈夫不辞辛劳,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的美德;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两句看,她确乎是持家有方,是一个勤俭持家的能手。她的家庭由穷变富,又是同她辛勤劳动,勤俭度日,持家有方是分不开的。她全然又是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而她的丈夫,则是一个丧尽天良,忘恩负义的小丑。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两句,说明她丈夫之所以遗弃她,只是着眼于她颜色之衰,而不去看她的品德如何。“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有了新人,便把她抛弃。一旦把她抛弃,不仅把旧的恩情忘得一干二净,而且“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把她视如寇仇,看成眼中钉、肉中刺,大发雷霆,暴怒不止。其肮脏灵魂,卑劣行径,暴露无遗。
 诗中对被弃妇女和对丈夫的叙写,虽都只是概括勾勒,而不事精雕细刻,具体描绘,然而一美一丑、一善一恶的形象,却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从而收到了颂扬、同情弃妇,鞭笞、厌恶丈夫的效果。这种婚姻悲剧,归根结底是社会制度所致。正如《诗序》所说:“《谷风》,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于新婚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可见弃妇的不幸遭遇,丈夫的卑劣行径,是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揭露是深刻的。在以男子为中心的阶级社会里,妇女本来就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加之婚后被丈夫遗弃,命运就更加可悲,灵魂的伤害,内心的痛楚,是可想而知的。诗中所述“行道迟迟,中心有违()”,“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我躬不阅,遑恤我后”,“不念昔者,伊余来塈”等诗句,就正反映了她无端无绪的痛苦。她虽痛苦欲绝,但又不是哭哭啼啼,淹没在泪水之中,而是历数丈夫忘恩负义的罪状,进行无情揭露和鞭笞,从而又见出弃妇决非懦弱无能之辈,还是比较坚强的。
 从写作手法来看,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运用对比抒情表意。全诗自始至终弃妇都以自己的美德深情与丈夫的缺德寡义作比,在鲜明的对比中,展现出弃妇德操之高,情义之深;暴露出丈夫的品德恶劣,行为卑鄙。从具体章节来看,又有苦乐对比和今昔对比。诸如“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是苦乐对比。在对比中显得苦上加苦,乐中更乐,从而表达了弃妇满腔愤懑之情。又如“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是今昔对比。在对比中使得自己的品德更加高尚,对丈夫的揭露更加深刻。二是运用比喻说明事理,表达感情。诗开头“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两句,以天时和顺,万物生长,比喻夫妇应该和美恩爱,情投意合;用“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比喻看人要看内在品德,不应看容颜的荣衰;用“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比喻内心之苦无以复加;用“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比喻自己的美好情操始终如一;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比喻对丈夫不辞辛劳,体贴入微;用“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比喻丈夫的冷酷无情。这些比喻,都是日常习见的事物,浅近易明,耐人寻味,大大增强了诗作的形象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

诗词《谷风》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11)我躬不阅,遑恤我后!(12)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13)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无,黾勉求之。(14)凡民有丧,匍匐救之。(15)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16)既阻我德,贾用不售。(17)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18)既生既育,比予于毒。(19)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20)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21)不念昔者,伊余来塈。(22)


 【注释】 ①习习:犹“飒飒”,风声。谷风:山谷中的大风。以阴以雨:为阴为雨。②黾(min敏)勉:努力。有:又。③葑(feng封):蔓菁,又名芜菁。菲(fei非):莱菔,即萝卜。以:用。葑和菲的叶和根都可食用。舍根取叶,比喻丈夫对妻只重颜色,不重德行。④德音:品德声誉。违:反。⑤迟迟:徘徊不进的样子。违:怨。⑥伊:同“维”,发语词。迩:近。畿:门槛。⑦荼、荠:野菜名。荼苦荠甘。⑧宴:乐。昏:通“婚”。⑨泾、渭:水名,流经陕西,泾水在临潼以西流入渭水。泾水和渭水相比才显得浑浊,比喻自己容貌不及新人。又说:泾水流入渭水,把渭水也搅浑了,比喻新妇的到来破坏了自己平静的生活。也通。湜(zhi殖)湜:水清的样子。沚:静止。⑩不屑:不肯。以:与。(11)毋:不要;逝:往。梁:鱼梁。为捕鱼筑成的石堰,中有涵洞以流水通鱼。发:打开。笱(gou苟)。鱼笼,张在鱼梁洞口以捕鱼。(12)躬:身。阅:容。遑:何。恤:顾惜。(13)就:即,遇。方:并船。此用作动词,即用舟渡水。(14)亡:读如“无”。何有何无,不论有没有的意思。(15)匍匐:手足并用,伏地而行。(16)慉(xu畜):同“畜”。爱好。不我能慉:《说文》引作“能不我慉”。雠:即“仇”。(17)阻:却,拒。贾(gu谷):卖。用:货物。不售:没人买。(18)育:谋生计。鞫(ju菊):穷。颠覆:也是指困穷之状。(19)既:已。比……于……:把……当作……。(20)旨:甘美。蓄:积蓄。(21)洸:武。溃:怒色。既洸既溃,意即又打又骂。既:旋,马上。诒:遗,给。肄(yi义):劳。(22)伊:惟。来:语词,是。塈(qi气):爱。伊余来塈:即“惟我是爱”。
 
 【译文】 山谷来的大风飒飒吹,乌云沉沉雨点儿飞。我一心一意依顺你,你平白发怒实在理亏。好比采蔓菁采萝卜,难道只要叶子不要根?人的美德不要抛弃,我愿与你生死不离。走在路上慢慢吞吞,心中的怨恨实在难平。多送几步你都不肯,勉强送到门边你太绝情。谁说苦菜味苦难以下咽,和我的痛苦相比荠菜样甜。瞧你们新婚安安乐乐,就是嫡亲兄弟也比不过。泾水和渭水相比才显浑浊,水湾里的泾水也同样清澈。瞧你们新婚安安乐乐,冷冷漠漠不用正眼看我。我的拦鱼坝不许新人动!我的捕鱼笼不许新人开!可叹我自身尚不能见容,身后的事情更顾不过来。过河遇到水深处,乘筏乘舟把河渡。过河如果河水浅,下河游到对岸边。不管家里有没有,尽心尽力去谋求。左邻右舍有急难,奔走前后去营救。你不仅不肯疼我爱我,反而把我当作仇敌。我的好处你视若不见,好比架上的货物没有人买。从前的穷日子提心吊胆,随你挨过了千苦万难。如今子女成人家业置办,你反把我看作毒物一般。我收藏了许多干菜腌菜,防备青黄不接冬日难挨。看你们新婚夫妻忘形欢爱,穷乏的时候才会想起我来。你粗声恶气对我叫嚷,粗活杂活叫我一人承当。难道往昔的岁月你从不回想,你我也曾有过恩爱的时光?
 
 【集评】 《毛诗序》:“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于新昏(婚),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则伤焉。”(《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
 汉·应劭:“《谷风》有弃妇之怨。”(《风俗通义·穷通》)
 宋·朱熹:“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此诗,以叙其悲怨之情。”(《诗集传》卷二)
 清·范家相:“卫有弃糟糠而恋新昏者,诗人述弃妇之言而深恶之。……通篇怨而不怒,哀弦掉尾,余音如诉,当想其立言之忠厚。”(《诗谉》卷三)
 近·俞平伯:“其事平淡,而言之者一往情深,遂能感人深切。通篇全作弃妇自述口吻,反复申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特悱恻,而且沉痛。”(《读诗札记》,人文书店,1936年铅印本)
 
 【总案】 这是一首弃妇诗,也是《诗经》中最动人的篇章之一。它的成功首先在于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全诗以弃妇的口吻叙述丈夫喜新厌旧,自己受尽虐待,终被遗弃的不幸遭遇。乍一看来杂乱无章:一会儿斥责丈夫违背誓言,一会儿又絮絮诉说自己昔日操劳之功;忽而警告新人不要乱动故人遗物,忽而又回忆起丈夫当年对自己的爱宠。乍悲乍喜,忽怨忽怒。这种语无伦次的反复申说,不仅使人深深体会到弃妇当时心乱如麻,就舍两难的心情,更可得见弃妇柔懦温顺,重意痴情的性格。其次,新旧对比与今昔对比的多重交叉,使全诗的组织错综繁复,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的综合。诗中以弃妇被迫离去的凄凉对比丈夫新婚的欢乐,以昔日的同甘共苦对比今日的反目为仇,以从前“伊余来塈”对比如今“不我屑以”,勾勒出其夫绝情寡义,喜新厌旧的丑恶形象,使弃妇的痴情和故夫的无情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全诗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诗经》之《谷风》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原文〕
 习习谷风,
 维风及雨。
 将恐将惧,
 维予与女。
 将安将乐,
 女转弃予。
 (雨、惧、女、予,鱼部。)
 习习谷风,
 维风及颓。
 将恐将惧,
 置予于怀。
 将安将乐,
 弃予如遗。(鲁予作我。)
 (颓、怀、遗,微部。)
 习习谷风,
 维山崔嵬。(韩崔嵬作岑
 无草不死,原。鲁维作
 无木不萎。惟。鲁无皆
 忘我大德,作何。)
 思我小怨。
 (嵬、萎,微部。德、怨,寒部。)
 〔译文〕
 飒飒的大风骤然从山谷里刮起,转眼便是风雨交加、大地飘摇。回想起当初那令人恐惧不安、忧患常伴的日子,唯独只有我和你相亲相爱。可如今日子安乐了,你却另觅新欢把我抛。
 飒飒的大风骤然从山谷里刮起,转眼又刮起了旋风。回想起当初那令人恐惧不安、忧患常伴的日子,是你常把我紧搂怀抱里,恩爱有加没话说。可如今日子安乐了,你却狠心弃我太绝情。
 飒飒的大风骤然从山谷里刮起,刮过高峻的山岭。那些百草都一一枯死,那些树木都统统枯萎。如今,你已把我的好处全忘光,却把我的小小缺点记在心。
 〔评介〕
 全诗三章,每章六句。关于诗之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一为“朋友哀怨说”。《毛诗序》云: “《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后来朱熹《诗集传》、方玉润《诗经原始》等都沿此说。二为“弃妇哀怨说”。当今学者多持此说。如高亨《诗经今注》说:“这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妇人指责她的丈夫忘恩负义的诗。”程俊英《诗经译注》等注本之解题都基本相同。此说可信。先从外证看,《邶风·谷风》与本诗同为母题,《邶风·谷风》历来都认为是弃妇诗。按民间歌谣之常例,题同,则内容亦往往相同。《后汉书·阴皇后纪》光武诏书云:“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风》人之戒,可不慎乎?”(“将恐将惧”四句,出自 《小雅·谷风》。) 可见,早在后汉之初,已有人将此诗当作弃妇之词了。再从本诗有关句子的内证看,“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分别与《邶风·谷风》中“有恐有鞠”、“及尔颠覆”(指夫妇情事)相类。而诗中“维予与女”和“置予于怀”等句子所表达的那种缠绵悱恻之情感,也不像朋友之谊,倒像是恩爱夫妻一般。倘若是“朋友道绝”的话,心情之难受是可能的,但不致于会激起如旋风暴雨、草木枯萎般强烈之心理感受的。只有那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弃妇,才会发出如此震颤人心的呼号与悲鸣。因此,《小雅·谷风》与《邶风·谷风》不仅主旨相似,甚至有人认为它们原本是一首诗。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就说: “这两首《谷风》,我以为当初原是一首民歌,后因种种原因,写成两首诗,而且分散在两处。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所讲的是同一故事。”即它们都是抒写弃妇哀怨的诗。这是基本可以肯定的事实。
 全诗三章均以 “习习谷风”起兴,具有引起发端,渲染悲凉气氛的作用。但对释义,旧说不一。郑《笺》释“习习”云:“和调之貌。”即指微风和煦。释“谷风”云:“东风谓之谷风。”“习习谷风”合释之则为“和暖的东风”。如此则与诗中哀怨凄苦之心情不相吻合。对此,严粲《诗辑》曾驳正云:“来自大谷之风。大风也,盛怒之风也。又习习然连续不断,继之以雨……旧说谷风为‘生长’,习习为‘和调’,今考二章 ‘维风及颓’,颓,暴风也,非和调之类。三章言草木萎死无生长之意,其说难通矣。”此说可取。前面二章以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与“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兴起,突出山风呼啸,风雨交加的恶劣自然环境,以象征夫妇感情的破裂,给全诗笼罩了一层悲凉的气氛。接着便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来突出弃妇的善良与丈夫的丑恶。“置予于怀”一句,以白描手法极其细腻而逼真地写出了那位丈夫的肉麻之举。这一富于生活情趣的细节描写,正以丈夫的一时“多情”反衬出他对弃妇“弃予如遗”的冷酷无情,具有深刻的讽刺力量。第三章以能致草木皆死的山谷大风,比喻弃妇处境之险恶,显示了弃妇的悲惨命运。最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二句,实乃全诗之骨,严厉谴责了丈夫忘恩负义的丑恶行径,深化了全诗主旨。
 此诗起兴自然,情随景变,具有以景衬情的意境美、语朴情真的风格美和复沓回旋的章法美。在《小雅》中是一首别具《国风》民歌情味的弃妇之诗。
谷风

谷风

〔原文〕
习习谷风,
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韩鲁黾勉作密
不宜有怒。勿。)
采葑采菲,
无以下体?(韩体作礼。)
德音莫违,
及尔同死。
(风、心,侵部。雨、怒,鱼部。体、死,脂部。)
行道迟迟,
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鲁迩作尔。)
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
如兄如弟。
(违、畿、荠、弟,脂部。)
泾以渭浊,
湜湜其沚。(三家沚作止。)
宴尔新昏,
不我屑以。(鲁以作已。)
毋逝我梁,
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三家躬作今。)
遑恤我后! (三家遑作皇。)
(沚、以,之部。笱、后,侯部。)
就其深矣,
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
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
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
匍匐救之。(鲁齐匍匐作扶服,鲁救作捄。)
(舟、游、求、救,幽部。亡、丧,阳部。)
不我能慉,(三家作能不
反以我为雠。我慉。)
既阻我德,
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
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
比予于毒。
(雠、售、覆、毒,幽部。)
我有旨蓄,
亦以御冬。
宴尔新昏,
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
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
伊余来塈。
(冬、穷,中部。肄、塈,脂部。)
[译文]
大风飒飒吼叫来得凶暴,黑云阴满天大雨要来到。同心协力过日子,你不该对我发脾气又喊又叫。好比采蔓菁和萝卜,不要因其根茎味苦,连它的叶子也不要。往日的情爱你休要抛弃,我和你过到老永不分离。
我脚步慢慢腾腾不忍离去,心中满是离愁别恨真难受。他无情不肯远送,勉强送我到门口。谁说苦荬菜味苦,比起我命来它甜得像荠菜。安乐的是你们新婚,那亲热得像兄弟一般相爱。
泾有渭比着,清的也变浑,泾水停留也会清。你新婚两口是那样的欢喜,早不想我那美好的从前。不要动我拦鱼坝,不要用我捕鱼篓。咳!顾不了眼前,还管什么身后。
好比过河水深的地方,就乘木筏和木船。水浅的地方,就可游泳到对岸。家里有没有,我都尽力治家备齐全。邻居若有灾和难,我总是想方设法帮着办。
你对我不喜不爱也还罢了,反而竟把我当成仇人相待。既然看不到我的好处,好心没好报,就像好货没人要。想当初咱家处在惊恐穷困时候,又苦又穷的日子与你共度。现在咱们美满生活好了,竟把我看成毒物扔掉。
我还一心为家腌下好咸菜,为的是好好度过冬天。安乐的是你们的新婚,用我的积蓄挡贫穷。见我就有气叫骂大怒,随又给我繁重的家务。假若你想想我过去的好处,就会把我一个人爱。
[评介]
《谷风》六章,章八句。这篇诗是写一女子被丈夫遗弃后的悲痛感情。《诗序》说:“谷风,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于新婚,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又《诗集传》:“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是诗。”也有说是逐臣托为弃妇之辞,以倾诉自己的冤枉。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逐臣自伤也。”可备一说。
这是一首弃妇诗,而且是我国诗史上最古的又是最好的一篇。诗中写这个女子的丈夫喜新厌旧,而把她遗弃了。她生动而真切地叙述了这事的不幸经过和她自己的怨愤心情。全诗六章。一章以暴风和阴雨起兴,正面斥责她的丈夫不应抛弃她。二章用对比的手法述说自己被弃的痛苦和其夫重婚的欢乐。三章写女子被弃之后对过去生活眷恋的余情。四章叙述从前不论治家睦邻都尽瘁心力。五章写其夫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以见其夫之负心忘情。末章以伤其夫之遗弃,喜新厌旧作结。这章中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句,马瑞辰说“塈”是“慨”的假借字,“慨”是古“爱”字;“余”是“我”;“来”当“是”讲,因此“伊余来塈”即“唯我是爱”。译成口语,就是你只把我一个人爱。这句是说假若你想想过去的话,就会把我一个人来爱。六章中“有洸有溃,既诒我肄”句,“肄”字,毛《传》、郑《笺》、朱《集传》皆释为“劳”也。但有人认为此“肄”字即《周南·汝坟》:“伐其条枚”、“以伐条肄”之“肄”,即砍伐后新长出来的嫩枝。“既诒我肄”言既以嫩枝作为定情物给她,当初如何好,现在就不该变卦。“有洸有溃”毛《传》说:“洸,武也;溃,怒也”,诸家说同。但有人认为此句指水而言。《说文》:“洸,水涌光也。”诗句“有洸有溃,既诒我肄”皆是回忆,既然他不念昔者,则“有洸有溃”也应该是昔者之事。既言当初恋爱时在水边欢会,折枝相赠之事。此“有洸有溃”正形容春水上涨之状,也就是《郑风·溱洧》:“方涣涣兮。”《韩诗》说是“三月桃花水下之时”,由此可知,这位女子和她的男人当初也曾到河边欢会,彼此求爱过。这种解释很有新意,可备一说。
这篇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比兴的手法。用暴风阴雨,比喻男子的性格没有准性,用“葑菲”之特性比喻男子不应喜新厌旧。三章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告戒新妇,不要夺去她的丈夫,破坏她的爱情生活。宋朱熹《诗集传》:“又言毋逝我之梁,毋发我之笱,以比欲戒新婚毋居我之处,毋行我之事。”又今人袁梅说:“古今民歌中,往往以鱼喻爱人,以捕鱼之器物喻婚姻情爱,以钓鱼等事喻求偶。如《四川山歌》:‘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下坑多路不平,河内鱼多涨浑水,么嫂郎多花子心。’《安化情歌》:‘大河里涨水小河里分,两边只见打鱼人,我郎打鱼不到不收网,恋姐不到不收心。’《琼崖情歌》:‘钓鱼钓到正午后,鱼未食饵心勿躁,日头钓鱼鱼见影,有心钓鱼夜昏头。’”
这首诗通篇是用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新”、“旧”对比,写出她被遗弃后内心的愤怒。开始她责备男子应当共同生活,不该另有外心。接着叙述她在被逼走的时候,她是如何怀着满心的愤恨,慢慢地走着,而她的前夫却很快的将她送出大门,不顾她的苦痛,只图新婚之乐。接着拿泾渭之分来对照出她丈夫的新婚快乐和她自己的苦闷。在后三章中又拿她对待新旧的情况,对照出今昔的不同,接着又回忆起她如何善于操持家务,乐于帮助人家,她想起她与他曾经共同患难,而在他们生活一旦好转,她就受到丈夫的遗弃。她回想起她丈夫行动的野蛮、情性的暴躁,他丝毫不想想从前,就狠心地将她遗弃。通过回忆对比的手法写出今昔之别,愤慨的情绪充满在字里行间,这首诗刻画出男子的薄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婚姻制度的罪恶以及女子命运的悲惨。
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确实高超,不但写出了人物的个性,也写出了人物的典型性,让我们认识到当时现实的不合理,了解到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在诗经中和这首诗相类似的抒情诗还有不少。如《召南·行露》写一个女子被逼嫁,并被以狱讼相威胁,但她坚决拒绝说:“虽速我讼,亦不汝从”。这些诗写出了当时妇女被压迫的情景,也写出了被压迫的妇女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具有典型性,也很有认识价值。

☚ 匏有苦叶   式微 ☛

谷风

谷风

〔原文〕
习习谷风,
维风及雨。
将恐将惧,
维予与女。
将安将乐,
女转弃予。
(雨、惧、女、予,鱼部。)
习习谷风,
维风及颓。
将恐将惧,
置予于怀。
将安将乐,
弃予如遗。(鲁予作我。)
(颓、怀、遗,微部。)
习习谷风,
维山崔嵬。(韩崔嵬作岑
无草不死,原。鲁维作
无木不萎。惟。鲁无皆
忘我大德,作何。)
思我小怨。
(嵬、萎,微部。德、怨,寒部。)
〔译文〕
飒飒的大风骤然从山谷里刮起,转眼便是风雨交加、大地飘摇。回想起当初那令人恐惧不安、忧患常伴的日子,唯独只有我和你相亲相爱。可如今日子安乐了,你却另觅新欢把我抛。
飒飒的大风骤然从山谷里刮起,转眼又刮起了旋风。回想起当初那令人恐惧不安、忧患常伴的日子,是你常把我紧搂怀抱里,恩爱有加没话说。可如今日子安乐了,你却狠心弃我太绝情。
飒飒的大风骤然从山谷里刮起,刮过高峻的山岭。那些百草都一一枯死,那些树木都统统枯萎。如今,你已把我的好处全忘光,却把我的小小缺点记在心。
〔评介〕
全诗三章,每章六句。关于诗之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一为“朋友哀怨说”。《毛诗序》云: “《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后来朱熹《诗集传》、方玉润《诗经原始》等都沿此说。二为“弃妇哀怨说”。当今学者多持此说。如高亨《诗经今注》说:“这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妇人指责她的丈夫忘恩负义的诗。”程俊英《诗经译注》等注本之解题都基本相同。此说可信。先从外证看,《邶风·谷风》与本诗同为母题,《邶风·谷风》历来都认为是弃妇诗。按民间歌谣之常例,题同,则内容亦往往相同。《后汉书·阴皇后纪》光武诏书云:“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风》人之戒,可不慎乎?”(“将恐将惧”四句,出自 《小雅·谷风》。) 可见,早在后汉之初,已有人将此诗当作弃妇之词了。再从本诗有关句子的内证看,“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分别与《邶风·谷风》中“有恐有鞠”、“及尔颠覆”(指夫妇情事)相类。而诗中“维予与女”和“置予于怀”等句子所表达的那种缠绵悱恻之情感,也不像朋友之谊,倒像是恩爱夫妻一般。倘若是“朋友道绝”的话,心情之难受是可能的,但不致于会激起如旋风暴雨、草木枯萎般强烈之心理感受的。只有那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弃妇,才会发出如此震颤人心的呼号与悲鸣。因此,《小雅·谷风》与《邶风·谷风》不仅主旨相似,甚至有人认为它们原本是一首诗。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就说: “这两首《谷风》,我以为当初原是一首民歌,后因种种原因,写成两首诗,而且分散在两处。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所讲的是同一故事。”即它们都是抒写弃妇哀怨的诗。这是基本可以肯定的事实。
全诗三章均以 “习习谷风”起兴,具有引起发端,渲染悲凉气氛的作用。但对释义,旧说不一。郑《笺》释“习习”云:“和调之貌。”即指微风和煦。释“谷风”云:“东风谓之谷风。”“习习谷风”合释之则为“和暖的东风”。如此则与诗中哀怨凄苦之心情不相吻合。对此,严粲《诗辑》曾驳正云:“来自大谷之风。大风也,盛怒之风也。又习习然连续不断,继之以雨……旧说谷风为‘生长’,习习为‘和调’,今考二章 ‘维风及颓’,颓,暴风也,非和调之类。三章言草木萎死无生长之意,其说难通矣。”此说可取。前面二章以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与“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兴起,突出山风呼啸,风雨交加的恶劣自然环境,以象征夫妇感情的破裂,给全诗笼罩了一层悲凉的气氛。接着便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来突出弃妇的善良与丈夫的丑恶。“置予于怀”一句,以白描手法极其细腻而逼真地写出了那位丈夫的肉麻之举。这一富于生活情趣的细节描写,正以丈夫的一时“多情”反衬出他对弃妇“弃予如遗”的冷酷无情,具有深刻的讽刺力量。第三章以能致草木皆死的山谷大风,比喻弃妇处境之险恶,显示了弃妇的悲惨命运。最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二句,实乃全诗之骨,严厉谴责了丈夫忘恩负义的丑恶行径,深化了全诗主旨。
此诗起兴自然,情随景变,具有以景衬情的意境美、语朴情真的风格美和复沓回旋的章法美。在《小雅》中是一首别具《国风》民歌情味的弃妇之诗。

☚ 谷风之什   蓼莪 ☛

谷风

谷风

东风。《邶风·谷风》一章: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鲁诗》说:“东风谓之谷风。谷之言穀,穀,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毛《传》:“习习,和舒貌。东风谓之谷风。阴阳和,谷风至。”王先谦《集疏》:“山川烝云,上掩宙合,天地气应,时雨乃至,故雨先以阴。”《小雅·谷风》一章:“习习谷风,维风及雨。”郑《笺》:“习习和调之貌。东风谓之谷风。风而有雨,则润泽行。”

☚ 谷   妥 ☛
谷风

谷风ɡǔfēnɡ

┃━ 山谷之风。指东风。《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三国魏·曹植《七启》:“果毅轻断,虎步谷风。”又《尔雅·释天》:“东风谓之谷风。”

☚ 连霏   彤云 ☛

谷风gǔ fēng

东风。《七谏·谬谏》:“虎啸而谷风至兮。”洪兴祖补注:“《易》曰:云从龙,风从虎。《新序》:孔子曰:虎啸而谷风起,龙兴而景云见。《淮南》曰: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注云:虎,土物也。谷风,木风也。木生于土,故虎啸而谷风至。龙,水也,云生水,故龙举而景云属。”汤炳正今注:“谷风,东风。景云,大云而有光者。”

古风;谷风

◉ 古风ɡǔfēnɡ  古代的风俗习惯,多指质朴的生活作风。〈例〉~犹存/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
❷也叫“古诗”。诗体的一种,即古体诗。〈例〉李白有《~》五十七首。
◉ 谷风ɡǔfēnɡ  气象学上指白天从谷底吹向山顶的风。

谷风gǔ fēng

气象学上指白天从谷底吹向山顶的风。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地》:“昼间溪谷之空气吹向山顶者,谓之谷风。”1948年《水工名词》:“Wind,valley,谷风。”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氣象部 > 八方風 > 震風1 > 谷風
谷風  gūfēng

即滔風。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氣象部 > 八方風 > 震風1 > 穀風
穀風  gūfēng

即滔風。

各种风

各种风

有香味的风:香风 香吹
腥臭之风:腥风(~聚起)
霉季潮湿的风:霉风
回旋运动的风:飘(飘风) 猋(猋风;流猋) 飙风 旋风 还风 回风羊角(羊角风) 独鹿 鬼阵头风
高处的旋风:高飘
短暂的旋风:寸飚
高空的风:罡风 刚风 高风 肃风
山里吹来的风:山风 山吹
山谷的风:谷风
从孔缝中吹进的风:隙风
从房檐下或门窗缝钻进来的风:贼风

☚ 风雨2   各种温度的风 ☛

风(风马;风箒;风绪;风头;~烟;~色;风帚;风禽;风梭;海~;谷~;黄~;黑~;天~;仙~)吹(香~) 飙 颷 虚籁 遐籁吼天氏
风和卷起的沙尘:风沙 沙风 风砾
风和顺:风调
风温和舒畅:和畅
风凛冽的样子:颾颾
风猛烈:风烈(雷迅~)
风回旋:飘回

另见:风吹 风雪 风雨2 风声 天气气体 飞动 风大

☚ 风   风浪 ☛

各种方向的风

各种方向的风

东风:谷风 景风 阳风 明庶风 婴儿风
东南风:景风 巽风 熏风 薰风 清明风
夏天的东南风:黄雀风
东北风:条风 调风 融风 炎风 滔风 少男风
农历三月的东北风:鸟信
南风:凯风 景风 巨风 恺风 阳风 灵飊
西风:泰风 刚风 飂风 昌风 阊风 阊阖(阊阖风) 昌盍风 少女风
秋风,西风:商风
西南风:凉风 凄风 坤风
西北风:丽风 厉风 干风 不周风
迅疾的西风:迅商
北方吹来的风:北风 寒风 胡风 朔吹朔风(~呼啸) 朔飙 阴风 广莫(广莫风)
迎面吹来的风:顶风 迎面风 顶头风 打头风
与行进方向相反的风:逆风 顶风
风向不定的风:乱风

☚ 寒风   各时的风 ☛

谷风

《诗·邶风》篇名。写一女子被遗弃的悲痛感情。《诗序》称刺夫妇失道,或称为逐臣托辞,借以鸣冤。

谷风

在《诗》中,有两首诗篇名均曰谷风。第一首是《诗·邶风·谷风》,这是一首弃妇表达自己幽怨心情的诗歌。第二首是《诗·小雅·谷风》,这首诗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一位弃妇怨情丈夫的无情无义; 另一种认为是讲朋友间的相弃相怨之情,说明当权者可以共患难,但不可以共富贵。至于《诗序》所谓 “刺幽王”,显然不合事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