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松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松香 中药名。 见《滇南本草》。别名:松脂、白松香、松胶、松脂香。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或其同属植物树干中取得的油树脂,经蒸馏除去挥发油后的遗留物。 见松节条。 多在夏季采收,在松树干上用刀挖成V字形或螺旋纹槽,使边材部的油树脂自伤口流出,收集后,加水蒸馏,使松节油馏出,剩下的残渣,冷却凝固后,即为松香。置阴凉干燥处,防火、防热。 松香为不规则透明的块状,大小不等。表面黄色,常有一层黄白色的霜粉。 常温时质坚而脆,易碎,断面光亮,似玻璃状。 有松节油臭气,味苦。 加热则软化,然后熔化,燃烧时产生棕色浓烟。产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 炮制时松香:置铜锅中,用微火加热熔化,捞去杂质,倾入水中,候凉后取出,干燥。制松香:取葱煎汤,加入松香粉,煮至松香完全熔化,趁热倒入冷水中,取出,阴干(每松香50千克,用葱5千克)。 味苦甘,性温,无毒。入肝、脾经。 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治痈疽,疔毒,痔瘘,恶疮,疥癣,白秃,金疮,扭伤,风湿痹痛,疠风瘙痒。 《神农本草经》:“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内服:入丸、散或浸酒。 不可单服,塞实肠胃。 ❶ 治一切肿毒:松香240克,铜青6克,蓖麻仁15克,同捣作膏,摊贴甚妙(《怪证奇方》)。 ❸ 治痈疽肿毒溃破,脓水淋漓,脓头不出:炼过松脂30克,滴明乳香、真没药(俱放瓦上,焙出油)各15克,樟脑3克。共为细末,掺入毒内,拔脓散毒(《外科全书》)。 有脓水者,干撒,干者用猪油调敷(《青海省中医验方汇编》)。 ❼ 治阴囊湿痒欲溃者:板儿松香为末,纸卷作筒,每根入花椒3粒,浸灯盏内3宿,取出点烧,淋下油搽之,先以米泔洗过(《简便单方》)。 共为细末,菜油调搽;先用米泔汤洗净搽药,1日1次(《简集方》)。 ❾ 治肝虚目泪:炼成松脂1斤,酿米2斗,水7斗,曲2斗,造酒频饮之(《本草纲目》)。 油松和马尾松的松香含松香酸酐及松香酸约80%,树脂烃约5%~6%,挥发油约0.5%及微量苦味物质。临床报道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松香粉与等量甘草粉混合调匀成散剂,日服3次,每次5分,10天为1疗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