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谭人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谭人凤1860—1920

湖南新化人
武昌起义后,曾助湖北军政府工作,担任军事指挥。后任粤汉铁路督办及长江巡阅使等职。著有《石叟牌词叙录》。
原名:有符
字:有府、有甫、符善
号:石屏(一说为字)
别号:其屏
自号:石叟
晚号:雪髯
化名:林泉逸
人称:谭胡子、白谭
外号:托塔天王

谭人凤1860—1920

近代民主革命者。号石屏,又号雪髯,化名林泉逸,湖南新化人。十三岁中秀才,十六岁加入洪门。中日甲午之战后,接触西学,渐开眼界,倾向反清革命。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在湘西召集江湖义士,待机起事。事败,于1906年走日本,由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是年12月回国策应萍、浏、醴起义,事未成,复走日本,入法政学校学习。1908年至安南(今越南),参加镇南关(今友谊关)和河口起义。后在长沙组织董社,集结党人,以图起事。1911年春,赴香港参加黄花岗起义准备工作,并主张策动两湖革命党人响应起义,为此赴长沙进行部署。起义失败后,与宋教仁在上海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被推为总务干事之一,担任政务会议议员。主张在长江中下游发动起义,常秘密来往沪汉之间,以两湖为中心策动起义。武昌起义爆发,抱病由沪赴汉,协助湖北军政府工作。湖南独立后,又赴长沙,主张取消立宪派把持的湖南参议院,未被采纳。后返武昌,时汉阳失守,黄兴辞去战时总司令,谭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同年11月30日,各省都督府代表集汉口开会,谭出任议长,通过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二十一条。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反对南北议和,主张举兵北伐,并曾在上海设北伐机关,对宋教仁改同盟会为国民党持反对态度。同年,先后任川粤汉铁路督办、长江巡阅使,授上将衔。次年“二次革命”中,回湖南讨袁,事败逃日本。1916年返上海,继续参与反袁。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谭活动于闽粤间,赞襄其事。后寓上海养病。1920年病逝。遗著有《石叟牌词叙录》。

谭人凤

石叟牌词
潭人凤与社团改进会——谈谈资产阶级改进派
与会党的关系
谭人凤
章开沅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213页
文汇报1962年2月23日
前长江巡阅使谭君墓志铭太炎制言1937年33期,太炎文录续编(五下),
章太炎全集(五)第251页,中国国民党
史稿第6册第1552页
谭人凤与辛亥革命
革命先进开国宿将——谭人凤
读《石叟牌词》评谭人凤事功
为振兴中华而效命前驱——杰出的民主主义战
士谭人凤
康乐天等
孙子和
饶怀民
毛注青
河北大学学报1981年3期
*国魂1981年422、423期
湖南师院学报1982年4期
新湘评论1983年5期
谭人凤(1860-1920)
谭人凤与《石叟牌词》
谭人凤
林抱石
饶怀民
周天度
*传记文学1984年44卷1期
社会科学(甘肃)1984年3期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4辑第
32页,民国人物传第2卷第78页
谭人凤
谭人风(1860-1920)
“若问我名和姓,南北议和反对人”——不屈不
挠的民主革命斗士谭人凤
贾逸君
张敏孝
李书源
中华民国名人传(上册)革命先烈第108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464页
中国近代爱国者百人传第376页
谭人凤
谭人凤
谭人凤传略
我所知道的谭人凤
惜秋
贺觉非
周秋光
邹协勋
*民初风云人物(下)第513页
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上册)第85页
辛亥革命在湖南第386页
辛亥革命回忆录(七)第110页,湖南文史
资料第10辑第104页
谭人凤
谭人凤(1860-1920)
章炳麟
饶怀民
*革命人物志第8集第403页
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一卷)第261页

谭人凤

谭人凤轶事
试论谭人凤成为民主革命家的转变过程
谭人凤“十三岁中秀才”质疑
论孙中山与谭人凤的关系
论谭人凤思想的特色
前长江巡阅使谭君墓志铭
申少华
石芳勤
饶怀民
石芳勤
张华腾
章炳麟
人民政协报1987年5月26日
历史教学1986年3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4期
近代史研究1987年2期
殷都学刊1987年4期
广清碑传集第十八卷第1238页,辛亥人物
碑传集第75页
谭石屏先生事略
谭人凤(1860—1920)
罗永绍
廖盖隆等主编
广清碑传集第十八卷第1240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922页

谭人凤

 湖南新化人。号石屏,晚号雪髯。1904年(光绪三十年)在湖南谋划反清起义,遭官府缉捕。1906年冬逃往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与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和黄花岗之役。1911年(宣统三年)7月与宋教仁等在上海发起同盟会中部总会,被推为总务干事、总务会议议长。武昌起义爆发后,参与湖北军政事宜,曾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节制武昌各军。二次革命时回湖南策动讨袁(世凯),败后再逃日本。1916年回上海,参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法运动。1920年4月24日病逝于上海。著有《石叟牌词》。

谭人凤1860—1920

字有府,号石屏,湖南新化人。农家出身。自幼参加劳动,后入塾就读,考取秀才。为人刚直不阿。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立志反清革命。光绪二十九年至光绪三十年(1903—1904年),在家乡以办学为名,创设革命机关,奔走于湘西宝庆、常德一带,以“山主”身份联络会党,发展革命力量,准备响应华兴会的起义。华兴会起义失败后,他在隆回、沅陵等地活动,事泄,光绪三十二年逃亡日本,加入同盟会。同年(1906年)受同盟会总部委派回国策动萍、浏、醴起义,不久返回日本。光绪三十三年回国参加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后在上海与宋教仁等组建同盟会中部总会,计划在长江流域各省,特别是两湖地区发动武装斗争,被推为总务干事,秘密来往于长沙、武昌、九江等地,联络和发展革命力量。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作军事指挥,曾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为保卫革命果实作出重大贡献。民国二年(1913年)回湖南策动讨袁,后流亡日本。民国五年(1916年)回国参加护法斗争。民国九年(1920年)病逝于上海。著有《石叟牌词叙录》。

谭人凤1860~1920

清末同盟会成员。字有府,号一石屏,湖南新化人。农家出身秀才。光绪三十年(1904年),参加华兴会长沙起义。起义失败后,在隆回、沅陵等地活动,事泄,三十二年逃亡日本,加入同盟会。次年回国参加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后在上海与宋教仁等组建同盟会中部总会,计划在长江流域各省,特别是两湖地区发动武装斗争,被推为总务干事,秘密来往于长沙、武昌、九江等地,联络和发展革命力量。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作军事指挥,曾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为保卫革命果实作出重大贡献。民国二年(1913年)回湖南策动讨袁,后流亡日本。民国五年(1916年)回国参加护法斗争。著有《石叟牌词叙录》。

谭人凤

谭人凤1860~1920

号石屏,又号雪髯。新化人。早年入洪门组织。1904年(光绪三十年)在家乡创办福田小学,以联络会党。次年在宝庆举事失败,避走长沙。1906年亡走日本,入同盟会。萍浏醴起义时回国响应,未果,重亡日本。1908年,参加镇南次、钦廉、防城、河口诸次起义。1910年(宣统二年)夏、与赵声等在日本召集同盟会分会长会议,主张在长江流域发动革命。次年春参与筹划广州起义。失败后赴武汉,促进共进会和文学社联合。武昌起义后,曾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坚决反对南北议和,力主北伐,在沪组织北伐机关。南北和义后任粤汉铁路督办、长江巡阅使。袁世凯授陆军上将衔,他力辞未受。二次革命期间,回湖南策动讨袁,失败后再次流亡日本。1916年回国参加护国运动。后病逝于上海。著作编为《谭人凤集》。

☚ 谭馥   谭上连 ☛
谭人凤

谭人凤1860—1920

原名有府,学符善,号石屏,又号雪髯。新化县人。13岁考取秀才。16岁加入会党组织,后在家乡开山堂,取名卧龙山,自做山主,发展会员。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在家乡创办福田小学,致力于教育。1904年,参与黄兴等谋划的长沙起义。1906年冬至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不久,萍浏醴起义爆发,他被派回国谋响应。失败后重至东京,入法政学校学习。1907—1908年间,先后参与广西镇南关和云南河口起义。宣统二年(1910) 2月,又襄助黄兴等发动广州新军起义。在是年8月东京召集的十一省区同盟会分会长会议上,他赞同宋教仁提出组织中部同盟会以谋长江革命的主张。次年2月,参与筹划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至武昌,促成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7月,与宋教仁、陈其美等在上海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被推举为总务干事和总务会议议长。武昌起义爆发后由沪至汉,协助湖北军政府工作,曾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节制武昌各军。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反对南北议和,主张继续举兵北伐,并在上海组织北伐机关。南北议和告成,袁世凯被举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他通电表示反对。对宋教仁改同盟会为国民党,也不以为然。曾任川粤铁路督办,旋任长江巡阅使。“二次革命”爆发后,回湖南策划反袁独立。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回国,在上海、汉口、广东等地参与护国,护法战争。1920年4月于上海病逝。有《谭人凤集》。

☚ 粟戡时   陈炳焕 ☛

谭人凤1860—1920

近代民主革命家。号石屏。湖南新化人。十三岁中秀才。十六岁参加洪门组织。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在新化县城创办革命机关福田小学,自任校长,召集江湖党友,准备起事。1906年,因事泄逃往日本,由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次年入东京法政学校学习。1908年初去安南(今越南),协助孙中山在南方策动起义。同年秋,粤、桂、滇边境的几次起义相继失败,他又返回东京。1911年2月,由日本去香港,参与黄花岗起义的筹划工作。起义失败后,到武汉,又去上海,与宋教仁、陈其美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他被推为五总干事之一,担任总务会议议长。武昌起义爆发,他由沪抱病赶到武昌参加。湖南光复又去长沙。立宪派发动政变后,他返武昌,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节制武昌各军。同年11月,各省都督府代表在汉口开第一次会议,他被推为议长。1912年先后任川粤汉铁路督办和长江巡阅使等职,被授予陆军上将衔。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奉黄兴之命,到湖南策动反袁独立。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6年春返上海,参与反对袁世凯的帝制复辟。1920年4月24日在上海病逝。有《石叟牌词叙录》。

谭人凤1869—1920

近代民主革命者。号石屏,又号雪髯。湖南新化人。十六岁参加洪门组织。清光绪三十年(1904)参与黄兴等策划的长沙起义,失败后回乡创办福田小学, 自任校长。三十二年召集江湖党友,准备起事。事泄逃往日本,加入同盟会。后回国协助孙中山在南方策动起义,粤、桂、滇边境几次起义相继失败,他又返东京。宣统三年(1911)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的筹划工作。起义失败后,与宋教仁、阵其美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被推为五总干事之一,担任总务会议议长,武昌起义胜利后,协助湖北军政府工作。曾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节制武昌各军。他反对南北议和,主张北伐。1912年以后历任川粤汉铁路督办、长江巡阅使等职,被授陆军上将衔。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奉黄兴命到湖南策动反袁(世凯)独立。“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6年回国,参加反袁的帝制复辟和护法运动。1920年在上海病逝。有《石叟牌词叙录》。

谭人凤

谭人凤

1860年生。字石屏,号石叟、雪髯、有府,湖南新化人。早年参加会党,曾为哥老会领袖。1903年参与发起华兴会。1906年策划反清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此间曾回国策应萍浏醴起义,后重返日本,就读江京政法学校。后参与镇南关、河口、黄花岗等起义。1911年7月在上海参与发起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任交通部干事、总务会议议长。此间多方奔走,发展联络革命力量,同年11月29日作为湖南都督府代表与各省代表在汉口集会,任临时议长。12月任武昌防御使兼北伐招讨使。后作为和谈代表参与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工作。此后任川粤汉铁路督办。1912年4月18日任上海中华进步党主裁。11月27日任长江巡阅使。1913年3月10日授陆军上将。谭人凤反对宋教仁改组中国同盟会。二次革命间在湖南策动反袁,失败后东渡日本、奔走于孙中山和黄兴之间。1916年回国,继续反袁。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1920年4月24日病故于上海。1935年7月15日追赠上将。著有《石叟牌词叙录》 《谭人凤集》。

☚ 廖耀湘   谭延闿 ☛
000056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