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谢灵运是东晋大族谢玄之孙,世袭康乐公。但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晋宋交替之时,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非常尖锐,社会政局动荡不安,士大夫们为了全身远祸,多是远离官场,寄情山水,从自然景物之中寻求精神的慰藉; 另一方面,这个时代也正是印度佛学在中土传播、滋长的时代,士大夫的思想主导虽说仍以儒家为主,积极地入世,而一旦官场失意,便又很自然地向佛家一贯倡导的清空幽寂、物我两忘的境界靠拢。吃斋念经,参禅打坐,禅悦之风遂逐渐盛行起来。谢灵运就是这时期士大夫的一个代表。 对于佛学,谢灵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宋书·谢灵运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太守孟顗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尝谓顗曰:‘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顗深恨此言。”他轻视孟顗的盲目精恳事佛的行动,强调人的慧根的修行,认为佛家最高境界在自然之中,人应顺乎自然之理,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从而获得智慧的解脱。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是谢灵运辞去永嘉太守,返还故乡始宁县庄园时所作。石壁精舍是始宁附近的僧房,谢灵运在《游名山志》中曾提及。诗中他将自己参悟到的佛家境界和眼前的自然美景紧紧交融在一起:“昏旦变气候, 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 游子憺忘归。”气候随晨昏的变化而自然变化,远山近水笼在一片清气之中,使人衣袂之间但觉一股爽气直入肺腑,世俗间的浊气不觉涤净了。既去尘世之气,又怎能再想起尘世来?所以诗人自然而然地徜徉流连在山水之间,逍遥容与,乐而忘返,精神状态完全处于一种游离于尘外的境界当中。“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这两句承前启后,点明前面所写乃是在石壁精舍游观时的所见所感。日出之际出谷,日落之际则乘舟浮泛在宽阔的湖面上了。两句诗已把诗的题目缴足。下面六句,便详尽描述湖中所见晚景:“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日落西天的时候,四周是暮霭笼罩深林,片片云霞飘聚在天际。荷花清香蔚郁,在宽阔的湖面上亭亭玉立,一丛一簇的蒲草随风起舞,婆娑摇曳,相互依偎在一起。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这么和谐美好,一动一静,都合于自然之道,于是,诗人的心也随之荡漾,与之相融了。他心满意足,怡然自得,一路拨花拂柳归来,然后静静地关上自家的门扉。他依然沉浸在美好的大自然当中,久久地,久久地品味着客观世界的景物给自己带来的纯净和澄澈,恬淡和安然。甚至,他还从中寻绎出了对人生有启迪意义的深刻的哲理:“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既然,自然界中的山水、烟霞、草木都是那么安逸幽静,那么寄身于这山水、烟霞、草木中的诗人,与它们同受自然物理的润泽的诗人,还不该同样的安逸幽静,摈弃一切的私欲和烦恼吗? 心志淡泊,思虑旷达,就会把一切外物都看轻了。人与天理,诗人与自然,原本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万物混一,皆归幽冥。人们应该做的便是不论在何时何地,处何种境况之中,都能意满心足,随遇而安,任天而动,既不苛求,也不自馁,如此,方能不违背天理和至道。谢灵运从眼前美景之中终于悟到了养生之道。人们若想成仙成佛,就要坚定不移地依从此道而行。他的这种思想在别的诗作中亦有体现,如《过白岸亭》结尾二句:“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世事穷通无常,使人悲喜不定,不如永远过疏散的隐居生活,对世间万物抱着不闻不问的态度,以保持住自己的本性。 此诗前四句总括游石壁之乐趣,“出谷”句点出竟日之游,扣合首句“昏旦变气候”,并将场景由石壁引至湖中,然后描写晚景,再写由晚景而产生的愉悦心情,由愉悦的心情而点破禅理。全诗所描绘的形象的物境点化和加强了“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两句所蕴含的深刻的禅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谢灵运所说的“道”,其实已不完全是异域的佛教经义,而是带有明显的中土特色。他是将庄子的“物我合一”融于佛学之中,在山水清晖之中表现至高至厚的禅理,所以王敬美说:“曹子建后作者多能人史语,不能入经语,谢康乐出而易辞庄语,无不为用。”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注释】 1.本篇前幅写石壁游观的乐趣,中幅写湖中所见晚景,后幅写从一天游览生活中体会到的理趣。诗中所写的景物在会稽。 2.憺:安适。 3.阳: 日光。微:昏暗。 4.霏:云飞貌。 5.映蔚 (音 yu):双声,言光色相映照。 6.稗:植物名,草之似谷者。因依:双声,言相依倚。 7.披拂:犹扇动,言趋行时扇动空气,有凉拂拂的快感。 8.偃:息也。 9.此句言如果思想澹泊就觉得外物无足轻重。 10.惬:满足。本句言志满意得由于不违于理。 11.摄生客:注意保养生命的人。 今译 生生不息的大自然 朝夕旦暮,一早一晚, 气候就有 千变万幻。 眼前, 空气透澈纯净, 使清秀葱笼的山水, 披上一层清丽的光辉。 这清晖呵, 如美声, 如美色, 使人息心凝神陶然忘归。 清晨出谷口时, 太阳还徘徊在东边的角落, 傍晚回舟时, 夕阳已经落山, 只留下余光一抹。 只见郁郁葱葱的林壑, 收敛着昏暗的暮色, 金红色的晚霞, 凝聚着天边的云朵。 湖面上荡漾着碧波, 荷叶蔚郁,蒲稗杂生,彼此依托。 拨开路边的杂草, 嗅着馨香的气息, 品着绝美的景色, 关闭上精舍的门扉, 回味这一天游览的快乐。 呵!那妩媚明丽的山光水色, 足可使人湛怀息机,思虑淡泊。 我想告诉那些养生之人, 不妨用我说的道理顿悟禅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