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谢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谢晦 谢晦390—426字宣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美风姿,善言笑,涉猎文义。东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左右,入仕为建威将军孟昶府中兵参军。义熙六年,转入刘裕府为太尉参军。义熙十二年,从刘裕北伐,檀道济尝云:“入关十策,晦有其九。”后转从事中郎,迁侍中。宋武帝刘裕代晋,晦为典礼主事者,兼领警卫。武帝永初元年(420),迁中领军、侍中如故。封武昌县公。永初三年,转领军将军、散骑常侍。与颜延之相善。少帝义符即位,与徐羡之、傅亮同秉国政。废少帝,迎立文帝义隆,徐羡之矫诏授晦荆州刺史,欲令居为外援。元嘉三年(426),文帝内诛徐、傅,外征谢晦。晦乃起荆州兵沿江东下,传檄京师。为檀道济所败。晦逃遁被执,槛送京师,被杀。晦能诗,今存代刘裕作戏马台之会诗四句,临终与谢世基连句四句,兵败槛送入京,道中作《悲人道》,体在诗、文之间,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均加收录。主要事迹见《宋书》、《南史》本传。 ☚ 谢灵运 高允 ☛ 谢晦 谢晦390—426字宣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瞻弟。初为孟昶建威府中兵参军,经刘穆之推荐入为宋武帝刘裕太尉参军。累迁太尉主簿,后转从事中郎。宋台建,为右军将军,加侍中。刘裕闻洛阳陷没,欲北伐,群谏不止。谢晦乃诵王粲诗:“南登霜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众人,喟然伤心肝”。刘裕闻而流涕不止,乃罢。及刘裕即位,迁中领军,以佐命功封武昌县公。少帝时加领中书令,与徐羡之、傅亮辅政。乃少帝废,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文帝即位,进封建平郡公。文嘉三年(426),举兵拒命,为檀道济所破,被诛。谢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墨。涉猎文义,博瞻多通。时人比之杨德祖,当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曾与谢晦俱在宋武帝刘裕前,刘裕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其见赏爱如此。谢晦为文敏捷,往往出口成章。宋武帝曾于彭城大会,命纸笔赋诗,谢晦代帝即席先赋:“先荡临淄移,却清河洛尘。华阳有逸骥,桃村无伏轮”。临刑,谢世基作连句绝命诗四句,谢晦立能出口续之。《宋书·谢晦传》所载《悲人道》,作于举兵溃败之际,颇有悔悟退让之意,然事已不得由己矣。全文用骚体,长达百余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二书并辑之。今存作品即上述三篇,并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傅亮 谢世基 ☛ 谢晦 谢晦390—426南朝宋辞赋家。《宋书》、《南史》有传。字宣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美风姿,善言笑,涉猎文义,博赡多通。初为孟昶建威府中兵参军。晋安帝义熙八年(412)为刘裕太尉主簿,迁右卫将军,加侍中。入宋因佐命之功,封武昌县公,转领军将军、散骑常侍。少帝即位,加中书令,与徐羡之、傅亮共辅政。不久共定废立之策。谢晦领荆州刺史,加都督,作为外援。文帝立,诛徐羡之等,并讨谢晦。谢晦发兵,失败被杀。今存《悲人道》赋1篇,是谢晦被执槛送途中所作,颇有可观。 ☚ 谢混 谢脁 ☛ 谢晦?~426南朝宋将领。字宣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初事宋武帝,为太尉主簿,累右卫将军,加侍中。少帝即位,加中书令,与徐羡之、傅亮共同辅政。复与徐羡之共定废帝之策,羡之以晦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加都督,居外为援。文帝立,诛羡之,并讨晦,晦发兵反,兵败被诛。 谢晦390~426Xie Huiman of letters of Song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谢晦389-426字宣明,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初为刘裕太尉府参军、累迁太尉府主簿。宋武帝临终,与徐湛之、傅亮、檀道济并侍医药。少帝即位加领中书令,与傅、徐共同辅政。少帝既废,徐湛之以晦代理都督荆襄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荆州刺史,宋文帝诛杀徐、傅后,就派檀道济,到彦之西讨谢晦。晦兵溃被杀。 谢晦390—426字宣明。南朝宋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著名侨姓士族。以敏于治事为刘裕所爱,常参机密。宋初官中领军、侍中,总统宿卫。与徐羡之等同受顾命,参与废立。文帝初,为自全计,求出为都督荆、湘、雍、益、宁、南秦、北秦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文帝诛戮权臣,心不自安,在元嘉三年(426)起兵叛乱,为檀道济、到彦之所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