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谏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谏鼓古代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之鼓。《管子·桓公问》:“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 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矣。”一本又作“建鼓。”《艺文类聚》十九引晋孙楚《反金人铭》:“尧悬谏鼓,舜立谤木。”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物器部 > 受器 > 登聞鼓 > 諫鼓 諫鼓 jiàngǔ 即登聞鼓。 鼓 鼓鼓(~乐;~角;~点;战~;花~;腰~;铜~;渔~;铃~;堂~;长~;铙鼓;羯~;暮~;鸣鼓;布~;石~;手~;方~;桴~;令~;柏~;和~;足~;胡~;铜~;画~) 送君 吹云 圣牛两头蒙 另见:鼓声 ☚ 钟 小鼓 ☛ 谏鼓 谏鼓指我国古代供民众直言进谏之鼓。相传尧帝在庭外设置一鼓,供民众击鼓进谏。此后古代统治者为听取臣民的谏议之言或冤抑之情,特地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上闻,称为“登闻鼓”。宋代有登闻鼓院,简称鼓院。是统治者了解民情、体察民隐的一种方式,也是民众向统治者表达心意或申诉冤屈的一种渠道。19世纪末,我国第一批新闻学论文的作者将古代的谏鼓视为现代大众传播的古代形态。 ☚ 谏院 登闻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