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报抢劫为掩盖贪污、盗窃等经济罪行或出于其他目的,伪造抢劫现场,编造被抢情节向公安机关谎报被抢。识别、揭露谎报抢劫案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现场是否发生过案件,有无搏斗痕迹,事主的伤痕或捆绑痕迹,本人是否可以形成,伤势和昏迷程度是否吻合。(2)事主陈述的发案经过、地点、时间、手法、作案过程等具体细节,有无疑点和破绽,前后说法有无矛盾。(3)查明事主身上的伤痕和发案时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矛盾,现场痕迹、物证,是事主一人所留,还是多人所留。(4)查找失物下落,是抢走还是转移他处。(5)进行侦查实验,甄别周围群众是否看到、听见事主家里或居住地点出事的情况。若证实确属谎报假案,应进一步追查谎报抢劫的动机。 谎报抢劫出于不良动机、目的,捏造被抢情节,报告案件发生的行为。常见的目的有: 掩盖和转移私下的积蓄、骗取生活补助,骗取荣誉,掩盖失职行为,掩盖侵吞、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等。识别谎报抢劫案件,可避免盲目立案,有时还可揭露其他罪行。对有谎报被抢嫌疑的案件,应从以下方面审查。(1) 详细询问报案人,听其陈述的发案经过、地点、时间、作案手法、作案过程等具体细节有无疑点和破绽,前后几次说法有无矛盾。(2) 研究痕迹物证,发现反常现象,现场有无搏斗的痕迹,事主的伤痕、捆绑痕迹是否可由本人形成,伤势和昏迷程度是否吻合。事主身上的痕迹与发案时现场实际情况是否有矛盾,现场痕迹、物证是由多人所留,或是事主一人所留。(3) 核对财物。所报被抢财物,是否真有此物。是否真正被抢,有无隐藏或转移他处的可能。(4)进行侦查实验。验证周围群众能否看到或听到案件发生地点的情况,被抢劫行为能否构成。证实确系谎报时,应追查谎报被抢的动机,审查有无贪污、盗窃、侵吞公私财物或其他犯罪行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