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王来朝
古代朝仪名称。指亲王、郡王入京朝见皇帝的仪式。规制各代不尽相同,据 《明史·礼志》追述: “古者,六年五服 (指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为侯、甸、绥、要、荒服)一朝。汉法有四见仪。魏制,藩王不得入觐。晋泰始中,令王公以下入朝者,四方各为二番。唐以后,亲藩多不就国。” 到了明代,诸王来朝制度仿自往古, 亲王一般不常入朝, 一旦入朝则赏甚厚。具体仪式是: 凡诸王来朝,皆于奉天殿行朝见礼。如诸王身份为皇帝的伯、叔、兄,则于奉天殿行君臣礼毕,再入便殿行家人礼,伯叔兄西向坐,受皇帝四拜。如系皇帝子侄辈,则须致辞: “第几子某王某,兹遇某时入觐,钦诣父皇陛下朝拜。”其仪如同常朝。到洪武二十六年又规定: 凡诸王大朝,行八拜礼。常朝行一拜礼。凡外戚朝见,皇后的父母见皇帝行君臣之礼,皇后本人则行家人礼。皇太子见皇后父母,皇后父母西向立,皇太子东向行四拜礼,皇后父母立受两拜,答两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