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请七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请七姐 请七姐节日习俗,流行于石门县汉族、土家族中和新晃侗族、桑植白族。又名 “请花姑儿”、“阴花鼓”,新晃侗族称“唱七姐”。每年夏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进行。届时,选一13~14岁的小姑娘或秀气文静的小男孩,坐在椅子上,从屋上抽一片阴瓦一片阳瓦,左阴右阳摆在椅子前面,瓦上放一根扁担,让小姑娘双脚踩在扁担上,手拿一根点燃的线香,头顶青巾。主持人用食指在其左右手心各画一 “迷”字,口中念《请七姐词》: “炉中香烟起纷纷,香烟渺渺投神门。投神门,四山开,我请七姐下凡来……乌索米,上天去,乌索米,下地来。” 每念到 “乌索米”时,便对着小姑娘头顶和前额撒几粒白米。如此反复念七遍,再在头巾上画一“迷” 字,然后揭开头巾。如果小姑娘身颤抖,便认为是请来了 “七姐”。大家便围着她唱《灯草花儿黄》、《十打》、《五更鸡》等民间小调,小姑娘配合歌声做各种动作。可向 “七姐” 问年成,问法是给她10只筷子,她丢下几只筷子便是几分年成。最后在画“迷”字处画 “开”,高喊: “××! 回来!”小姑娘才醒过来。如果小姑娘一直非常清醒,不做动作,便认为 “七姐”没有请来,要继续请或者换人。新晃侗族“唱七姐”的做法略有不同,要请到 “七姐”信口唱歌,才算请到了。于是众人和 “七姐” 对歌,问年成、生育、婚姻等事。如扮者不答歌,便认为没有请来,要继续请。扮者答话但不唱歌,便认为是请来了大姐,人们群起哄之,要再请会唱歌的七姐来,通宵达旦,彻夜对歌。此俗现今在偏僻地方仍有保留。 ☚ 酒节 调年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