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询问被害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询问被害人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言词的方式向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就其受害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有关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的一种诉讼活动。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且与案件的处理有直接利害关系,在询问时,要注意被害人的特点。一方面,及时询问被害人,可以更多地掌握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有关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被害人与案件的利害关系,对其陈述既要认真听取,又要注意分析是否合乎情理,有无夸大情节。询问被害人应当遵守下列程序:(1)在侦查阶段,询问被害人只能由2名以上侦查人员进行 询问被害人,可以到被害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但必须出示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在必要时也可以通知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进行。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对被害人的询问,应当由2名以上的检察人员进行;(2)询问被害人应分别进行,个别询问;(3)询问被害人时,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应当告知他必须如实提供证据、如实陈述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应负的法律责任。同时,也应当告知被害人依法享有的各种诉讼权利,保障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4)询问被害人,应当为被害人提供客观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询问时,一般先让被害人就其被侵害情况作详细陈述,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询问。不得向被害人泄露案件情况,不得暗示或者表示对案件的看法,严禁用威胁、引诱和其他非法方法询问被害人。询问未成年被害人,可以通知他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询问生命垂危的被害人,既要设法抢救,又要及时进行询问。询问聋哑被害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作翻译。询问不通晓当地语言文字的人、外国人,应当为其聘请翻译人员。询问被害人,应当保障和尊重被害人的人格尊严;(5)询问被害人,应依法制作笔录。询问笔录应如实记载被害人的陈述,并交被害人核对或向他宣读,在确认无误后,由办案人员和被害人签名或盖章。被害人也可提供书面陈述;(6)询问问题涉及被害人的隐私的,应当保守秘密。 询问被害人公安司法机关向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调查了解案件情况的一项诉讼活动。在侦查阶段,它是一种侦查行为。由于被害人对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一般有更多更具体的了解,因此,及时询问被害人,对查明案情,查获犯罪人,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生命垂危的被害人,更应抓紧时间询问。有些被害人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同犯罪作斗争,有的因为存在着种种顾虑,不愿或不敢大胆、如实地揭发犯罪分子,有的被害人甚至自寻短见,因此,侦查人员在询问被害人时,要切实维护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教育帮助被害人打消顾虑,运用法律武器(包括向公安司法机关如实提供证据),同犯罪作斗争。询问不满18周岁的被害人,可以通知他的法定代理人到场。对于被害人的个人阴私,应当为他保守秘密。由于被害人一般更加痛恨犯罪,容易夸大案情,加重被告人的罪责等,因此,询问时要注意教育被害人如实陈述。当然,也应该警惕有的犯罪分子伪装成被害人。询问被害人的其他程序与询问证人的程序相同,参见[询问证人]。 询问被害人司法人员为了查清案情,依法向被害人所作的查询和诘问。刑事侦查的一种重要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查清案情。被害人一般都了解案件的情况。凡是有被害人的案件,一定要询问被害人。被害人一般能主动揭发犯罪,但有时出于各种原因,对犯罪不愿或不敢揭发,因此,要做好思想工作,解除顾虑,要依法询问,不能用欺骗、引诱或威胁等非法方法去获取陈述。询问被害人,应先告知其要如实陈述,以及故意虚伪陈述应负的法律责任。一案几个被害人的要分别询问。被害人的陈述应制成笔录,最后要经被害人阅看或向其宣读。如有遗误可以请求更正或补充。核实后,被害人、询问人和记录人应签名或盖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