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韵汇鉴︱前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韵汇鉴︱前言
  • 位置: 首页/附录库/诗韵汇鉴

前言

 为了促进中华诗词的传承与发展,2016年,教育部与国家语委给中华诗词学会下达了编撰《中华通韵》的课题任务。四年来,经过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华通韵》作为试行推荐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19年11月发布,对当代诗坛来说,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与大事。笔者有幸作为该课题组成员,全过程参加了《中华通韵》的编撰工作。根据多年来笔者研究诗词曲格律的体会,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古今韵书韵母与韵部的关系,并于2016年组织编写了《诗词通韵(13部21韵)》一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值此《中华通韵》颁布试行之际,我们在《诗词通韵(13部21韵)》的基础上,修订成《通韵新编(合部21韵)》,希望借此可以推动《中华通韵》的大力应用和更加完善。
 鉴于《中华通韵》的制定以“知古倡今、双轨并行”为原则,所以,当代读者、作者有必要通晓古今韵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此,笔者主持编撰了这本《诗韵汇较》。本书编制出发点一是采用“有分有合”的“两类分部法”来编撰《通韵新编(合部21韵)》,可以较好地回答“对《中华通韵》(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意见”中的有关意见;二是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到的“合部21韵”,揭示了韵母与韵部关系的基本规律,其中,“21韵”是遵循“分韵从严”原则得到的“最多韵部数”,从《十三辙》到《中华韵典》的“20韵”,均可由“21韵”不同的合部方案得到;三是将《词林正韵》(包含《佩文诗韵》《平水韵》)、《中原音韵》与“21韵”进行比较,既揭示了部分汉字的读音变化,又有利于应用这些传统韵书的诗作者全面认识自己的诗作,或者是既符合古韵又符合新韵,或者是只符合古韵不符合新韵,或者是只符合今韵不符合古韵;四是有利于认识古典诗词曲的格律(包括押韵与平仄),帮助读者进行古典诗词曲的阅读与鉴赏。
 显然,韵书是诗词曲创作不可或缺的工具。对广大诗作者来说,尤其需要一本包括古今新旧韵书在内的综合性韵书,从这个意义来说,本书可谓“小而全”,可以兼容当前使用的各种普通话音系韵书;完全可以有比较地使用传统的《词林正韵》(含《佩文诗韵》《平水韵》)、《中原音韵》。当然,韵书不能代替字典词典,若综合应用字典词典,有助于更高效率地应用本韵书。
 参加本韵书编撰的人员有湖北省荆门聂绀弩诗词研究基金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以及《心潮诗词》(双月评论版)杂志社等机构的专业人员刘静、姚泉名、张旭丽、黄建刚、罗海章、胡长虹等同志。由于编者的能力所限,本书不妥乃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我们热忱地希望读者能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予以修订。在此,谨致以由衷的谢意!

罗辉
 2020年7月6日

☚ 诗韵汇鉴︱凡例   诗韵汇鉴︱通韵新编(合部21韵)说明 ☛
000130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