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无理而妙
语出清代词论家贺裳《皱水轩词筌》: “唐李益词曰:‘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子野《一丛花》末句云:‘沉恨细想,不如桃杏,犹解嫁春风。’此皆无理而妙,吾亦不敢定为所见略同,然较之寒鸦数点,则略无痕迹矣。”贺裳所举二例,妙处在其落想看似无理,看似荒唐,却真实、直率地表达了独守空闺的少妇的怨情,与其说它们是无理、荒唐之想,不如说它们是真切、情至之语,并不违反生活真实,因而这种写法可谓“无理而妙”。形神俱似 这是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对咏物词提出的审美标准。他说:“稗史称韩干画马,人入其斋,见韩身作马形,凝思之极,理或然也。作诗文亦必如此始工。如史邦卿咏燕,几乎形神俱似矣。”史达祖咏燕,正面写燕子,写它飞入人家时,度帘幕,入旧巢;写它筑巢时,相雕梁,呢喃软语商量;写它归来后,栖香正稳。描绘燕子的动作、形态、声音,极为工细。不但写出燕子的形态,也写出它的神情。神情表现在描绘燕子的风度上,象飞时的飘然,快拂,动作的轻俊,又表现在拟人化手法上,好象燕子很有感情似的,写它软语商量,写它爱什么和夸什么。末后,又写它“栖香正稳”,自由幸福,无不出神入化。是谓“形神俱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