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隰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隰桑

 


 隰桑有阿,① 洼地桑树美呀美,
 其叶有难。② 叶儿多,多繁茂,
 既见君子, 我看见了那人儿,
 其乐如何! 心里快乐知多少!
 
 隰桑有阿, 洼地桑树美呀美,
 其叶有沃。③ 叶儿绿,绿汪汪。
 既见君子, 我看见了那人儿,
 云何不乐? 心花怎能不开放?
 
 隰桑有阿, 洼地桑树美呀美,
 其叶有幽。④ 叶儿青,黑黝黝。
 既见君子, 我看见了那人儿,
 德音孔胶。⑤ 多情的话儿说不休。
 
 心乎爱矣, 心里啊,爱他呀,
 遐不谓矣?⑥ 何不向他倾诉呀?
 中心藏之, 心里深深藏起来,
 何日忘之? 哪天能够忘记他?


 

(据金启华译 有改动)


 
 【注】 ①隰(xi)桑:长在低湿之地的桑树。阿,通婀,柔美貌。②难(nuo): 毛亨谓,“难然,盛貌。” ③沃(wo): 柔嫩、润泽、肥厚貌。④幽: 陈奂《诗毛氏传疏》,“幽即黝之古文假借。《说文》: ‘黝,微青黑色也。’” ⑤德音孔胶:德行声誉美言十分盛多。 ⑥遐:朱熹《诗集传》,“与何同。”谓: 严粲《诗缉》,“相与语也。”
 
 《诗经》中写女子表达爱情,大多委曲婉转,含而不露。然而,此诗写一位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却言词坦直,感情热烈,几乎是一泻无余地将感情的洪流展示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心中也翻卷起感情的波澜,从而充分领略到这种纯真、炽烈而又深沉的爱情,唤起心灵的共振。
 此诗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三章为第一部分,以欢快的笔调,写出女子想象见到情人时的欢乐情状。第四章为第二部分,变换方式,进一步表现了女子对情人的深情厚意。两个部分之间,接逗无痕,浑然一体,表现出布局上的巧妙匠心。
 前三章以比兴手法写女子想象见到情郎时的喜悦与激动。诗人巧妙地安排约会的环境。“隰桑有阿,其叶有难”,“隰桑有阿,其叶有沃”,“隰桑有阿,其叶有幽”。这些自然景物既兴起下文,使恋人见面的环境富于典型特征,同时又有比喻作用。她的心上人年轻而美,不正象这些朴实的桑树、滴翠的叶儿么?其中作者又巧妙设色,以色彩变幻来组成抒情情节,从“难”到“沃”再到“幽”,即叶儿从茂盛到叶片肥厚闪光再到绿得变成青黑色,令人心向往之。这象征青春和爱情的绿色越来越浓,正与这对恋人与日俱进的感情相辉映,好象大自然也动情了,沉浸在一片欢乐气氛中。思想感情与景物融为一片,使读者感觉到清新的气息,闻到扑鼻的芳香。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这三章的后半,“既见君子,其乐如何”,“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既见君子,德音孔胶”,正面写女子的感情世界。她想象见到心上人,从兴奋得无法形容到心花怒放,再到为情人的德行美盛而自豪,心理层次,极其分明。一个怀春女子的形象如在目前,她天真、痴迷、大胆、热烈、坦白、率真,感情如火一样烫人。诗句自然浑朴,声调铿锵,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欢乐的气氛。
 按照以上的感情线索,第四章似乎应当继续写“既见君子”之后的绸缪之情,使两方感情得到契合,有一个圆满的归宿。然而,作者却出人意想之外,笔锋忽然一转,宕扬开去,写女主人公“欲说还休”的思想变化:暂时把火一样的感情藏在心中吧,等将来再倾诉,使思念之情如美酒窖藏一般,久而益醇,使自己对情人的爱恋,日日夜夜萦绕胸中,永不忘怀!朱子在《诗集传》中说: “爱之根于中者深,故发之迟而存之久也。”这正如堤内之水,蓄之愈久,则积之愈深,一旦奔涌而出,是无法遏止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由炽烈转为深沉、执着的爱情,是人类宝贵情感的升华,是对美好愿望的珍惜,它闪射出经久不灭的光辉,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难怪几千年来,人们要一遍又一遍地引用“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以“赋诗言志”,来表达对亲爱者的念念不忘,或对某种事情、事业的热爱和留恋,使这两句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这首诗成为浩如烟海的诗作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诗经》·《隰桑》全文、赏析和解读 - 诗经三百篇 - 可可诗词网

《诗经》·《隰桑》

隰桑有阿,洼地桑树多婀娜,

其叶有难。叶儿茂盛掩枝柯。

既见君子,我看见了那人儿,

其乐如何!快乐滋味无法说!

隰桑有阿,洼地桑树多婀娜,

其叶有沃。枝柔叶嫩舞婆娑。

既见君子,我看见了那人儿,

云何不乐!如何叫我不快乐!

隰桑有阿,洼地桑树多婀娜,

其叶有幽。叶儿浓密黑黝黝。

既见君子,我看见了那人儿,

德音孔胶。情话绵绵说不够。

心乎爱矣,心里对他爱恋着呀,

遐不谓矣!何不情意向他说呀!

中心藏之,心中把他深藏起,

何日忘之?哪天对他能忘记?

这首是《小雅》中少有的几篇爱情诗之一,但是因为封建时代的学者囿于“雅”的缘故,从未有人当作写男女情事的诗来读,连最敢突破旧说的朱熹、姚际恒、方玉润诸人也不例外,他们与《诗序》不同,不视为“刺诗”,而认为是“喜见君子之诗”,已稍接近诗意,其中尤其是朱熹,解说本诗末章时,已引《楚辞·九歌·山鬼》的句子对照,他说:“楚辞所谓‘思公子兮未敢言’,意盖如此。爱之根于中深,故发之迟而有之久也。”(《诗集传》)似乎已触及情诗内容。近人多不取旧说,除个别人认为“是写臣子恩宠于王侯,感恩图报之歌”外,一般都理解为爱情诗,且作为女词。

全诗前三章叠唱,从歌曲看,是一个调子的重复,从诗的抒情说,则是重章互足,意思有所补充。首章头两句“阿难”本是联绵词,字或作“阿傩”、“阿那”、“婀娜”。这里将“阿”、“难”拆开用,其义略有差别(阿,通“婀”,美之意;难,通“娜”,盛之意)。二、三章“难”换作“沃”、“幽”,除变韵外,还描写了桑叶的柔美与颜色。第三章的第四句对前两章意思的丰富更明显。前三章的头两句是起兴,诗人眼见洼地上桑林枝叶茂盛,浓翠欲滴,婀娜多姿,美极了!这不正是青春美的象征吗?何况桑林浓荫之下,是少女少男幽会的最佳场所。诗人触景生情,想到她心爱的人,竟按捺不住心头的一阵狂喜,一阵冲动,前三章后两句写的就是这一想象中的情绪。她设想,如果见着自己心爱的人,那种快乐无法说,接着又补明——这怎能叫自己不快乐!她愈想愈出神,也愈入迷,竟如醉如痴,似梦还醒,已完全沉浸在情人会面的欢乐之中,仿佛耳际听到他软语款款,情话绵绵。这甜蜜的轻声耳语,如胶似漆的恋情,叫她难以自已。前三章诗人所表现的如火一样炽热的爱情,显得是如此纯真、大胆、坦露,然而这只是她心里所设想的幽会场景,并非所经历的事实如此。所以当诗人从痴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现实,她就一下子变得怯弱羞涩起来,第四章所诉述的就是这一爱情苦恼和心理矛盾。本来她深爱着心上人,但又不敢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她反问自己: 既然心里如此爱着他,何不向他和盘托出呢?她也许多次下过决心,一再自我鼓励,但是终于缺乏这种勇气,每当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至今仍是无可奈何地把“爱”深深藏在心底,然而这已萌芽了的爱情种子自会顽强生长。“何日忘之”正透露着这一爱情信息。我们相信总有那一天,这颗爱情种子定会像“隰桑”一样,枝盛叶茂,适时绽开美丽的爱情之花,结出幸福的爱情之果。“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两句叙情一波三折,具有极大概括力,是千古传颂的名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