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考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考槃

 


 考槃在涧,① 敲盘取乐山溪旁,
 硕人之宽。② 贤人宽宏而大量。
 独寐寤言, 独睡醒来自言语,
 永矢弗谖。③ 此中乐趣永不忘。
 
 考槃在阿, 敲盘取乐在山窝,
 硕人之。 ④ 贤人宽松而平和。
 独寐寤歌, 独睡醒来自唱歌,
 永矢弗过。 此乐永远不放过。
 
 考槃在陆, 敲盘取乐高坪上,
 硕人之轴。⑤ 贤人盘桓而徜徉。
 独寐寤宿, 独睡醒来独自躺,
 永矢弗告。 此乐永不对人讲。


 
 【注】 ①考: 扣,敲。一说“成”。槃: 器名。一说“乐” “快乐”。考槃: 扣敲器物以成乐。②硕人: 所谓有盛德的人,贤人。③谖(xuan): 忘记。 ④(ke): 宽大; 和平。 ⑤轴: 往复;盘桓。
 
 关于《考槃》的题旨,旧说纷纭。有说是刺卫庄公的诗,有说是妇女的诗,有说是记梦的诗,但多数认为是咏隐居生活的诗。
 卫国多昏君,政治上军事上常常动荡不安。除与其他诸侯国相互攻伐外,卫国内部为了争权夺位,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母子之间,君臣之间,大臣之间常常展开尖锐激烈的斗争,不少君王被杀,不少君王出奔。宫庭之内,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是常有的事。孔子最勇武的学生子路就战死在卫国一次颇富戏剧性的宫庭政变之中。春秋中叶,其他诸侯国也多不安宁。在这种局势之下,一些有政治头脑、有文化修养的人不愿参与朝政,有的不见容于社会,便隐居于田园山林,过着悠闲自在或狂放不羁的生活。孔子及其门徒游走各国时所遇见的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荷蒉者都是这样的隐者。《诗经》中有一部分诗章就反映了隐居者的生活。有人认为《考槃》是诗咏隐居生活的开端。
 《考槃》三章反复地由衷地赞美了隐居之乐。隐于山区的这位贤人,有较高的文化音乐素养,他随着扣敲盘儿的节奏韵律徘徊流连于山水之间,他的身心完全回归于大自然了。他气度宽弘,心境平和,毫无用世的企望,毫无失意的苦闷,完完全全安于隐居。他不仅远离尘世,还远离人群,总是独自起居行动。三章诗写他独睡醒来后的行为更有意思。一是自言自语。不知他说些什么,但他的话想必颇富哲理。二是遥呤俯唱,抒发情怀。不知他唱些什么,也许意在高山流水。三是静静地躺着,让思想自由驰骋。不知他想些什么,可能天马行空,追云逐月。这样无拘无束、悠闲自在,他感到其乐无穷。对这种隐逸之乐,他反复发誓: 永不忘记! 永不放过! 永远自藏于心,不对人说。他似乎在隐居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诗中的“硕人”似乎并未躬耕陇亩,可能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既不参政,就不必耗费精力去钩心斗角,也不会有杀身之祸,思想上便没有压抑之感; 处于山林田园又并无劳作之苦、温饱之忧,生活上便没有紧张之感; 他们自身文化修养较高,完全可以自娱,精神上便没有空虚之感。因此他们成天悠哉游哉,自得其乐,而且其乐无穷。对个人来讲,他们似乎已经处于人间天上的最完美境界,而对社会来讲,他们只不过是一些“多余的人”而已。唯有这留传下来的诗篇告诉了后人一点历史痕迹,也算他们的一点历史贡献吧。

《诗经》·《考槃》全文、赏析和解读 - 诗经三百篇 - 可可诗词网

《诗经》·《考槃》

考槃在涧,远离尘嚣隐居到山涧之畔,

硕人之宽。伟岸的形象啊心怀宽广。

独寐寤言,即使独身孤零零地度日,

永矢弗谖。誓不违背隐居的高洁理想。

考槃在阿,远离世俗隐居到山冈之上,

硕人之薖。伟岸的形象啊心神疏朗。

独寐寤歌,即使独身冷清清地度日,

永矢弗过。誓不忘记隐居的欢乐舒畅。

考槃在陆,远离喧闹隐居到黄土高丘,

硕人之轴。伟岸的形象啊心志豪放。

独寐寤宿,即使独身静悄悄地度日,

永矢弗告。誓不到处哀告不改变衷肠。

这是一首隐士的赞歌。题目的解释,自来都包含赞美的意思。毛传说: “考,成;槃,乐。”朱熹《诗集传》引陈傅良的说明:“考,扣也;槃,器名。盖扣之以节歌,如鼓盆拊缶之为乐也。”黄燻《诗解》说:“考槃者,犹考击其乐以自乐也。”总之,题目定下一个愉悦赞美的感情调子,使读者在接受上有了感受的提示和理解的引导。

全诗分三章,变化不大,意思连贯。无论这位隐士生活在水湄山间,无论他的言辞行动,都显示畅快自由的样子。诗反复吟咏这些言行形象,用复沓的方式,加深读者的感受。

诗集中描写两个内容。一是隐士形象。“硕人”一词,本身就带有身体高大与思想高尚双重含义。全诗反复强调“硕人之宽”、“硕人之薖”、“硕人之轴”,突出“宽”、“薖”、“轴”,实际上表示隐士的生活是自由舒畅的,心胸是宽广高尚的。他远离浊世,又使浊世景仰。因此,这个隐士虽然隐居山间水际,但仍然是受人们敬重仰羡的社会人。《诗序》说,这首诗是讽刺卫庄公的,因为卫庄公“不能继先王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看来,隐士是贤者,处身于穷乡僻壤,倒是对的。至于是否直接讽刺卫庄公不用贤人,就诗本身来说,并没有明显的昭示。所以,硕人是隐士,是贤者,是有高尚思想宽广胸襟的伟人,诗内诗外,都得到表现。诗歌反复吟咏,给人印象就深刻了。诗中描写的另一个内容,是隐居的环境。“考槃在涧”、“考槃在阿”、“考槃在陆”,无论在水涧、山丘、高原,都是人群生活较少的地方。隐士之所以叫做隐,当然并不仅仅在于远离社会生活。虽说前人有“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山”的说法,在朝廷、市井之中做隐士不是不可以;不过,一般说来,隐士大多数指远离人群集中活动的范围,到山林、水际、海岛等较荒僻地方去生活的一批人。也可以说是自愿从社会中自我放逐者。诗歌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把隐居的环境写得幽静雅致。山涧、山丘、黄土高坡,都不涉一笔荒芜、凄凉、冷落,反而成为一个符合隐士所居的幽雅环境。那么,贤良的隐士在幽雅的环境中,就如鱼得水,散步、歌唱、游赏,自得其乐,舒畅自由。于是,隐居之乐也永远不能忘却,更不想离去了。贤人、幽境、愉悦三者相结合,强烈地表达出硕人的隐居,是一种高尚而快乐的行为,是应该受到社会尊重赞美的。

诗歌每章一韵,使四言一句,四句一章的格式,在整齐中见出变化。特别是可歌的《诗经》,在吟唱中音韵的变化,就使歌声抑扬有序,载着作者的赞美之情,充盈空间,不绝于耳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