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经·振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经》·《振鹭》振鹭于飞,一群白鹭冲天起, 于彼西雝。西边泽畔任意翔。 我客戾止,我有嘉宾来助祭, 亦有斯容。也是洁白好衣裳。 在彼无恶,在那宋地没人厌, 在此无斁。在这周地受称扬。 庶几夙夜,谨慎勤勉日复夜, 以永终誉。美名荣誉永辉煌。 《振鹭》一诗,《毛诗序》所作的题解是:“二王之后来助祭也。”二王之后又是指谁呢?郑笺云:“二王,夏、殷也;其后,杞、宋也。”武王伐纣灭商后,周王朝求夏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于杞地,是为夏之后;又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墟,成王初年武庚反叛被诛,乃改封纣王庶兄微子于宋地(今河南商丘),是为殷之后。汉匡衡曾说:“王者存二王之后,所以尊其先王而存三统也。”(《汉书》)所谓“存三统”,即“使郊天以天子礼,祭其始祖受命之王,自行其正朔服色”(孔疏引郑《驳异义》)。也就是说,让夏、商二代先王之后立国杞、宋,能够奉祀先祖,保有尊严。这是上古时代的一种政治策略,目的在于怀远柔迩,协和万邦,确保王朝天子的统治。毛序郑笺之说久无异议,到了明代,季明德、邹肇敏、何楷等人开始反对《毛诗序》的“二王之后”说,清姚际恒《诗经通义》更提出三点理由对《序》说置疑: 首先,周有三恪即虞、夏、商三王之后陈、杞、宋助祭,此不应只指二王之后;其次,诗中但言“我客”而不言“二客”,似表明助祭者并非二人,再次,商人尚白,诗中之鹭正是白羽之鸟,与商人所尚之色相合。因此他认为此诗写的是一王之后即殷商之后微子来朝助祭之事,是周人对微子的赞美之词。他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公认,不过笔者倾向于接受此说。 全诗共八句,不分章,按诗意来分有四个层次。首二句“振鹭于飞,于彼西雝”,是以飞翔在天空的白鹭起兴,引出下文“亦有斯容”的描写。商人尚白,且是鸟图腾民族,通体羽色纯白的鹭鸟当被商人视为高洁神圣之物,它飞翔时优美的动势,栖止时从容的神态,今人且不免赞赏备至,何况是刚从原始自然神崇拜时代发展过来不久的商周人,它岂不正是外在的美好仪表与内在的高尚精神完美统一的象征? 于是,三、四两句“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周人将朝周助祭的微子与被商人珍视的白鹭相比,对他大加赞美。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因此孔子称赞他是殷“三仁”之一。在他被周王朝封到宋国后,对外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对内广施仁德,得到殷商遗民的拥戴,他的德行堪受称扬,自属当然。至于微子的风度仪容,虽说史无明文说他怎样潇洒俊美,但肯定是十分出色的,否则“亦有斯容”之句便有落空之嫌。 下面五、六两句“在彼无恶,在此无斁”,是夸誉微子在宋国内外都有较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彼无恶”,是指微子在宋国之内受到殷民的拥护;“在此无斁”,是指微子朝周时受到热烈欢迎。这两句实际说明两个问题: 微子作为被周所灭的殷商之后,在胜利者周天子面前,能够表现出不卑不馁的气度确实难能可贵;而作为胜利者的周王朝君臣,在微子面前,能够表现出不亢不骄的气度,对昔日的敌国之后以礼相待,善加照顾,也体现出一种恢宏博大的泱泱大国之风。 七、八两句“庶几夙夜,以永终誉”,许多解家都理解为对微子一人而言。笔者认为这两句应是对双方而言的。即作为失败者的后裔要坚持这种不卑不馁的精神,使亡国之族得到新生;而作为胜利者的周室君臣,也要永远保持这种不亢不骄的气度,团结各邦各族,消释历史积怨,彼此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才能“以永终誉”。这样的理解或许已脱离文本的表层语义,但“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就读者的审美接受而言,正不妨作如是观,而笔者亦深信这当与此文本的深层语义相吻合。 诗经·振鹭
【注】 本篇是殷后宋微子朝周助祭的乐歌。《诗序》说是“二王之后来助祭。” 《笺》解作夏、殷二王之后,宋儒多从此说。自从明季明德、邹肇敏、何楷诸家一反“二王之后”一说,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加以分析说: “总之,《序》说原有可疑者三。周有三恪助祭。(按武王封黄帝、尧、舜之后为三恪; 一说封虞、夏、商之后即陈、杞、宋,也叫三恪。)何以独二王后,一也; 诗但言我客,不言二客,二也; 此篇言有振鹭之容白也。《有客》篇明言亦白其马,似指殷后而不指夏后,三也 (按殷人尚白) 。有此三者,故或以为武庚(周肇敏主此说) ,或以为微子,所自来矣,以今揆之,微子之说,较优于武庚。且有《左传》 以证。《左传》皇武子曰,宋,先代之后,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 有丧,拜焉。按周之隆,宋自愈于杞。盖一近一远,近亲而远疏,亦理势所自然也。”他还同意何楷说微子是成王所封,诗是成王时诗。就诗论诗,姚氏的分析,理由充足,足以服人,故从其说。 诗首二句“振鹭于飞,于彼西雝”,是即景起兴。鹭毛色洁白,飞则成行。西面水泽,是它们安居之所,既象征客人形象,也比喻客人品德。来朝,使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受。下面写客人这一队人马,车旂、衣冠都是颜色如鹭白,行列进行如鹭飞! 乘兴前来,秩序井然。 为什么说白色比喻客人品德?下文可以说明。他在彼方没人怨恨,来此处又备受欢迎。如果单是衣冠洁白,仪表动人,就难使国人不怨而来受欢迎了。因为凡服人是以德不以貌。对此,《礼记·中庸篇》云: “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 行而世为天下法; 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斁。君子未有不如此而早有誉于天下也。”史载微子启为纣王卿士,纣王淫乱,微子屡谏,不听,就写了《诰父师·少师》后,离纣而去。孔子称微子为殷三仁之一(《论语》)。何楷《世本古义》曾说: “微子之封宋也,统承先王,修其礼物,作宾于王家。”由这些可知微子的事迹。诗用极其概括的两句赞他;用白鹭飞来象征他本质,不是没有原因的。末了希望他日夜勤勉,善始善终,才能永保美誉。诗人一番爱惜贤人的深情,从这两句中表现出来。 诗首四句用起兴赞美客人的到来; 次二句进一步称誉客人,末了勉之以令终。程序清晰比拟生动,既赞又戒,情意殷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