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小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小星

 


 嚖彼小星,① 小小星儿闪着微微亮,
 三五在东。 三颗五颗大星在东方。
 肃肃宵征, 急急忙忙半夜来赶路,
 夙夜在公。 为了官家早忙晚也忙。
 实命不同! 人人有命人人不一样!
 
 嚖彼小星, 小小星儿闪着微微亮,
 维参与昴。② 参宿昴宿大星在东方。
 肃肃宵征, 急急忙忙半夜来赶路,
 抱衾与裯。③ 被子帐子都得自己扛。
 实命不犹!④ 人人有命人人比我强!


 

(据余冠英译有改动)


 
 【注】 ①:嚖“嚖”的别字,光芒微弱的样子。②参 (shen) : 参宿,属于猎户座,共有七颗星,其中明亮而接近的三颗称为参宿三星。上一章“三五在东”的 “三”,即指参宿三星。昴(mao):昴宿,是一著名星团,属于金牛座,其中有较亮的星七颗。古人误以为昴宿只有五颗星。上一章“三五在东” 的 “五”,即指昴宿。③衾 (qin) : 被子。禂(chou):帐子。④不犹: 不如。
 
 古人说: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十六)这首《小星》便是劳者之歌。
 诗用第一人称口吻写出。主人公是一位小官吏,他奉命出差,日夜兼程,行旅的苦辛使他不觉自怨自艾起来。
 首章前两句写景,展现的是两个不同的画面。“嚖彼小星”是对整个夜空的泛写,只见天宇浩渺,星光朦胧; “三五在东”是在进一步扫视时的发现,见到东方天幕上缀着明亮的参宿三星和昴宿五星。这两句纯粹作景语,闲闲道来,似乎不着边际。但若我们想到这是夜行的小官吏在自述所见,就不致于误认为这是无关痛痒的吟风弄月,而是景中有事,景色关情,形象而含蓄地道着了夜行之事和夜行的苦辛。前人评温庭筠《商山早行》诗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为“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欧阳修《六一诗话》) ,《小星》一二句也正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异曲同工之妙。
 三四句从写景转为叙事,从写客观转而写到自身。“肃肃宵征” 自述行状。在星光闪烁的天宇下,万籁俱寂,道路无人,这个小官吏却独自一人,在急匆匆地赶路。“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王粲《登楼赋》),后人的这两个句子,直似在为赶路的小官吏画像。“夙夜在公”是对“肃肃宵征”的补充说明。“夙夜”表明非只今夜如此,而是每天早晚无一例外; “在公”说明并非为私事奔忙,而是勤劳于王事。
 看来诗人从自己的苦辛联想到了朝廷上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不觉哀叹起自己的命运来。末句“实命不同”与下章的“实命不犹”,都暗藏着与他人的对比,进而落到对自己命运的叹惋上。《左传》昭公七年记载,上古社会人分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十个等级,等级之外还有圉、牧两类人。《小星》中的主人公备受行旅之苦,连被子、帐子都得自己带,可见地位低下,在统治阶级内部,当属 “士” 这一阶层。此诗将不平等归结为命运,虽然流于消极,但还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存在于奴隶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之间的深刻矛盾,对于我们了解上古社会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第二章的字句与第一章基本相同,采用的是《诗经》中习见的重章叠句的形式。“维参与昴”即上章的“三五在东”,但又微有不同。“三五在东”是见到东方有三颗五颗明亮的星星,“维参与昴”是在略作思索后的印象,认定那三颗是参宿,那五颗是昴宿。“抱衾与裯”与上一章相同位置上的“夙夜在公”相比,不只有实写与虚写之别,而且在感情的色调上更明显地流露着不满。两章的末句意思相同,改动最后一个字,则是由于压韵的需要。以上几处差异,使前后两章在感受、意象、音韵等方面呈现出某些不同的特色,于大同中见出小异,于匀整中显出变化,联吟递唱,错落有致地一起完成对主题的咏叹。
 全诗语言平浅,风格质朴,写景叙事抒情联翩而下,一气呵成,明显地表现出即兴吟唱、为情造文的民歌创作的特色。构思上即以小见大,由近而及远,从具体的景物描写入手,从一次夜行写起,由一人的苦辛引出对苦乐不均的社会现象的不平之鸣,从而使作品不仅形象可感,而且能于浅中见深。前人以为此诗写夫人、小妾、诸侯王之间的关系,或以为是一首描写妓女生活的诗,征之于诗作实际,都难以成立,故本文另取别解作如上赏析。

《诗经》·《小星》全文、赏析和解读 - 诗经三百篇 - 可可诗词网

《诗经》·《小星》

嘒彼小星,小小星辰光朦胧,

三五在东。三个五个闪天东。

肃肃宵征,天还未亮就出征,

夙夜在公。从早到晚都为公。

寔命不同。彼此命运真不同。

嘒彼小星,小小星辰微微照,

维参与昴。原来那是参和昴。

肃肃宵征,天还未亮忙出征,

抱衾与裯。两层被子一起抛。

寔命不犹。命不如人实在糟。

《毛诗序》云:“《小星》,惠及下也。夫人无妬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于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韩诗说与毛异,《韩诗外传》卷一引“曾子仕于莒”以说诗,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引诗曰:“夙夜在公,实命不同。”《容斋随笔》以为此诗是“咏使者远适,夙夜征行,不敢慢君命”之意,用韩说也。《白帖》引“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入“奉使类”。姚际恒《诗经通论》云:“章俊卿以为‘小臣行役之作’,是也。”并驳毛传郑笺,以为诗中情景,于毛传不类者三,于郑笺不通者三。魏源《诗古微·召南答问·小星》总结各家,更加详说。我也认为郑笺孔疏附会毛传者非,不如申韩各家之说。

申韩各家中引诗《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解释《小星》之“寔命不同”,更合诗义。但谓“抱衾与裯”一句,指行人所携之“襆被”,或役夫所携之“行帐”,则似是而实非。他们注意了句中“衾裯”两字,在“衾裯”两字上做文章,不知道“抱”即古“抛”字。钱大昕《声类》:“抱,古抛字。《史记·三代世表》:‘抱之山中,山者养之。’《集解》:‘抱音普茅反’。”详见我的《声类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诗言“抱衾与裯”者,说征人役夫“肃肃宵征”,抛却室家之乐,夫妻之爱也。唐人李商隐诗云: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孤负香衾事早朝。”说李诗是从《诗·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蜕化而来,可。说李诗从《小星》“抱衾与裯,寔命不犹”发展而来,亦可。因居者言之,则妻子怨早朝之孤负香衾;因行者言之,则自伤其“抛却衾裯”也。

诗凡两章,每章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后三句主要是言情,但情中也复叙事,所谓情景交融也。

第一章之前两句云:“嘒彼小星,三五在东。”姚际恒所谓:“山川原隰之间,仰头见星,东西历历可指,所谓戴星而行也。”

征人奔走,为赶行程,凌晨上道。忽见小星,三五在天,睡眼惺忪,初亦不知其星何名也。言在东者,东字与公、同趁韵,不必定指东方。第二章云: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征人睡梦才醒,故初见晨星,不知何名。继而察以时日,然后知其为参星与昴星。第一章只言小星,三五在东,不言星名;第二章既说小星,又说乃参乃昴,这就是诗分章次的道理。诗虽写景,而情亦隐见其中。

诗之每章后三句主要言情者,第一章云:“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夙夜”旧释“早夜”,“日未出,夜未尽,曰早夜”。夙夜或早夜都不是两字平列,而是上字形容下字的偏正结构。征人天不明即行,可见其不暇启处,忙于王事。《北山》诗云: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可见同为“王臣”,同为“职司”,工作并不相等,遭遇并不相同。第二章后三句云:“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改第一章的“夙夜在公”为“抱衾与裯”,又改“同”为“犹”。改“同”为“犹”者换字叶韵。改言“抱衾与裯”者,则由于上章之“夙夜在公”,凌晨上道,弃室家之好,“抛衾与裯”也。“夙夜在公”是“抛衾与裯”之因,“抛衾与裯”是“夙夜在公”之果。文心极细,章序分明。征人之“不已于行”,较之“息偃在床”者,不是“寔命不犹”吗?写役夫之悲,真是词情并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