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歌 诗歌文学四大分类之一。源出于原始人劳动呼声,最初与音乐、舞蹈合为一体,后单独流行。是最为古老的文学类别。其基本特征是通过抒发强烈的感受和情绪以反映社会生活,要求运用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和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将生活中的事件、场面与诗人特定的感受、情绪紧密交融,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分节分行的句式章法和鲜明和谐的节奏韵律加以表现。中国古代称不合乐者为诗,合乐者为歌,后合称诗歌。中国古代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体裁众多,蔚为壮观。《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后有乐府诗、古体诗、新体诗、近体诗等。骚体、词、散曲虽不以诗名,也是古代重要诗歌体裁。根据不同句式、篇幅或结构,又可以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小令、中调、长调、叶儿、带过曲、套曲,以及宝塔诗、离合诗、回文诗等杂体诗。根据不同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还可以分为叙事诗,包括史诗、记行诗等;抒情诗,包括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咏物诗、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送别诗、艳情诗、无题诗等;民间歌谣,包括民歌、民谣、儿歌、童谣、谚语等。 ☚ 辞赋 骚体 ☛ 诗歌 诗歌月刊。1935年5月创刊于日本东京,同年10月1日出至第1卷第4期终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刊物之一,雷石榆、魏晋先后主编。日本东京诗歌社出版发行, 日本东京耕进社与山田印刷所等先后印刷,在中国国内由上海杂志公司代售。24开本。该刊由中国留日学人承办,以发表新诗创作为主,还登了一些译诗、诗论、海内外诗坛动态等。发表了林焕平、林林、林蒂(林望中)、紫秋、新波等人的诗歌创作;翻译或介绍了海涅、休士以及苏联和日本一些诗人的诗歌;报导了苏联、日本、台湾的诗坛动态;雷石榆和日本的小熊秀雄合作的明信片诗也载于该刊。聂耳在日本遇难后,该刊还出了“聂耳纪念特辑”,载有聂耳遗像以及郭沫若、蒲风等人的纪念文章。 ☚ 每月诗歌 诗之叶 ☛ 诗歌 诗歌1935年创刊于广州,同年11月1日出至第2期后终刊。广州白云诗社李君仁等编辑,广州白云诗社出版发行。32开本。该刊主要发表新诗创作,附带刊登诗坛消息。创办者系广东一些进步的文学青年,撰稿者也多为青年诗歌爱好者,有黄风、初允、巴𪨷、徐力等人。其诗反映人民大众的苦难与揭露社会的黑暗,没有唯美主义、形式主义、无病呻吟之作。诗坛消息报导了当时进步的诗歌刊物与诗歌团体的情况,同时也带有批判性地介绍了“现代”诗派的刊物。 ☚ 诗歌新辑 瑰玱诗刊 ☛ 诗歌 诗歌上海《中华日报》副刊。不定期刊。1934年9月创刊。诗歌社编辑,关露主编。主要发表诗作,作者有田间、洪遒、荷茜等。其诗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不平等的社会画面。荷茜的长诗《一篇叙事诗——老妈妈》,则表现了抗日救亡的主题。此外,还刊载了少量诗评,马加力的《谈谈诗歌第五期》一文,就新诗歌运动的发展,提出了“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实内容与创造新的形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争取大众化的诗歌”等观点。 ☚ 诗草 中国诗坛 ☛ 诗歌 (1)诗歌的概念 诗歌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歌在形式上,一般以行为单位,分行排列。 (2)诗歌的基本特点 ①高度的概括性。诗歌要求在有限的诗行中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所以它必须选择生活中最能体现生活本质、最富有特征的事物,用尽可能简洁的笔墨,通过最有艺术表现力的形象,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作者抓住“野径”、“江船”、“云”、“火”等典型事物,并紧扣春雨“潜”和“润”的特点,集中、概括地反映出了作者面对春雨无限喜悦的心情。 ②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诗歌表达的感情比一般文学作品更强烈、浓厚,而且往往要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来完成。如《天上的街市》,作者运用奇妙的想象,将天上的生活描绘得自由、美满而幸福,从而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幸福生活强烈的向往之情。 ③语言凝练而富有音乐美。诗歌的语言要求言简而意赅,即凝练而含蓄。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可见诗歌的语言运用十分严谨。如《沁园春·雪》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短短12个字,既概括了过去,又赞扬了现实,包孕量之大可见一斑。同时,诗歌的语言还具有音乐美,它能够从诗歌语言的节奏、押韵、声调、旋律等各方面表现出来,读时朗朗上口,并易于记诵。 (3)诗歌的分类 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 (4)诗歌的有关知识 ①韵脚 诗句末押韵的字。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中“光”、“霜”、“乡”是韵脚。 ②押韵 诗歌词赋中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这就叫押韵。如《静夜思》即押ang韵。 ③律诗的结构 律诗一般是八句,也有更长的,称为排律,第一、二两句为首联,第三、四两句为颔联,第五、六两句为颈联,第七、八两句为尾联。 ④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从意义的表达看,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就变成了二、二、一、二式。 ⑤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乐、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⑥信天游 又称“顺天游”,陕北民歌形式。其特点是:形式自由灵活;两句一节,可以换韵;多用比兴手法;句子以七言为主,灵活多变。 ⑦诗·词·曲 诗、词、曲的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词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更为灵活。 诗的最高成就出现在唐代,词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宋代,曲在元代最盛行。我们学过的诗作有《春望》、《石壕吏》、《使至塞上》等;词主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曲以《天净沙·秋思》为典型。 ⑧四言·五言·七言 这些通常指的是诗的表现形式,言代表字,四言就是每句诗是四个字,五言即五个字,七言即七个字。在古代诗歌中,以五言、七言为多。 ⑨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往往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但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仍有写作古体诗的。 ⑩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例如,我们学过的《木兰诗》、《观沧海》等都是乐府诗。 ⑪律诗·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绝句又叫“截句”。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是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格律诗称为排律。 ⑫旧体诗·新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与新诗相对,用文言写的格律诗就统称为旧体诗。教材中收录的古代诗歌都是旧体诗,而《天上的街市》、《我用残损的手掌》等都是新诗。有些诗歌虽然是现代创作的,但其体裁仍沿用旧体,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就是旧体诗。这种诗形式上是旧体,内容却是现代的、革命的,人们习惯地把它比为“旧瓶装新酒”。 ⑬文人创作的诗歌·民歌 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口头传诵的诗歌,后经文人整理而形成的。《诗经》和“乐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歌。如教材中收录的《木兰诗》、《关雎》、《蒹葭》等都是民歌。有些文人模仿民歌的形式写的诗歌就不再称为民歌了,只能说是用民歌形式写的诗歌,仍属文人创作的诗歌。如《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创作的。 ⑭标题·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 ⑮小令·中调·长调 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58个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化了,但是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共33个字,就属于小令;柳永的《蝶恋花》共60个字,为中调;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共95个字,则属于长调。 ⑯豪放派·婉约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苦闷伤感,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兼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代表作有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⑰散曲 金元时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它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它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套一般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为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各“煞”是“尾”前的配曲,最后用“尾”结束全套曲。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含“天净沙”一曲,是小令。再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它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诗歌shīɡē泛指各种体裁的诗。 诗歌shī gē〖名词〗 诗 诗诗(诗商;唐~;组~) 骚(~章;诗~;国~) 有声画 另见:创作 写诗 用辞 诗句 诗作 诗人 ☚ 诗 各种诗 ☛ 诗歌Poetry见文学。 诗歌 诗歌shige见“文学体裁” ☚ 文学体裁 小说 ☛ 诗歌 诗歌shige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地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一文学体裁。 ☚ 游记 民歌 ☛ 诗歌 诗歌Shige一种用凝练而有节奏的语言,以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思想感情, 来高度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诗歌是最古老而又历久不衰的文学样式之一。它起源于原始时代人们的集体劳动。是人们在集体劳动中为协调动作、交流感情而发出的劳动呼号与简单语言相结合的产物。《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唐代宋代是我国古代诗歌最繁荣的时期。“五四”运动前后,产生了区别于中国古典诗歌,以白话为基本语言的新诗,它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诗歌形成了许多种类。按内容分,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分,有格律诗、自由体、民歌体等。从性质上分,有田园诗、边塞诗、政治诗、讽刺诗等。从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上分,有哲理诗、象征诗、朦胧诗等。还有其他一些分法。诗歌的基本特点: ☚ 小说 报告文学 ☛ 诗歌 诗歌是文学的 一大类别。我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歌,现在通称为诗歌。诗歌起源于原始人生产劳动的呼声,开始时与音乐、舞蹈合为 一体,是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诗歌是通过诗人的艺术想像与丰富情感,以及鲜明的节奏与韵律,高度地集中、概括,并且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表 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极富形象性,语 言凝练简洁,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并使用分节、分行排列的句式与章法进行创作。诗歌按其所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性质与艺术表现形式,可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两大类;按其语言与格律的不同形式,可大体分为格律诗、自由体诗、歌谣诗等等 ;按诗中是否使用明显的韵脚,又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两种。诗歌在与其他文学体裁相结合创作时,又产生出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等等。我国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浩如烟海,如果按其历史发展线索来划分,大致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新体诗和新诗等等。如果按其体裁来划分,又可分为骚体诗、乐府民歌、四言诗、杂言诗、古风、五言诗、七言诗、歌行体、自由体等等。在抒情诗中还可细分为政治抒情诗、山水诗、田园诗、爱情诗、讽刺诗、咏史诗、咏物诗、朗诵诗、散文诗等等; 在叙事诗中还包含有史诗、诗报道、诗体小说等等。 ☚ 民歌 史诗 ☛ 中国诗歌大辞典/彩图古诗词典/古诗百科大辞典/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中国历代诗歌鉴赏辞典/古诗鉴赏辞典/中国古代诗歌辞典/古代诗歌精萃鉴赏辞典/袖珍千家诗词典/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中国古代诗歌欣赏辞典/山水诗歌鉴赏辞典/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古今山水名胜诗词辞典:分地区景点编排注解/中国名胜诗文鉴赏辞典/中国历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古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花鸟诗歌鉴赏辞典/中国情诗鉴赏小辞典/千古名句诗话辞典/诗经词典/诗经鉴赏辞典/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辞典/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乐府诗鉴赏辞典/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唐诗百科大辞典王洪等主编,光/唐诗大辞典/蒙读唐诗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全唐诗索引/全唐诗索引/李白歌诗索引/宋诗鉴赏辞典 ☚ 唐宋元小令鉴赏辞典 中国诗歌大辞典 ☛ 诗歌文学体裁的一种。是最早的文学样式。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在统称为“诗歌”。要求用高度浓缩的语言、精炼的形式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构成鲜明的意象,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按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有无韵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等。 诗歌 诗歌文学体裁之一。是以分行押韵的行式,富有节奏韵律的音乐性语言。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出现最早。它起源于原始时代人们的集体劳动。原始人在劳动中的协调动作、交流感情而发出的劳动呼号与简单语言相结合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诗歌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我国古代称不配乐的为“诗”,配乐可唱的为“歌”。现在统称为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感情更为强烈,对生活概括更为集中,语言更精练,更富有音乐美感。诗歌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种类。就语言形式,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我国古代的格律诗又可分为律诗、绝句、词、曲等多种。就诗歌表现形式,可分为抒情和叙事诗。在抒情诗与叙事诗中又可细分出许多细类。常见的体裁还有民歌体和散文诗等。总之,诗歌的分类是一个复杂问题。抒情诗与叙事诗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前者以抒情为主,但并不完全排除叙事;后者以叙事为主,也可能兼有抒情。还有些诗歌,叙事、抒情在作品中都占有相当比重,应从整体印象中加以判断。 ☚ 赋 四言诗 ☛ 诗歌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于诗歌泳言,钟石管弦。”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 “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 诗歌poems and songs;poetr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