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
副词 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涉及受事者的全部。 义即“全部”、“全都”。 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穷:处境困难。 身:自身,自己。 达:显贵,得志。 ❷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兼有天下:全部领有天下。 ❸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句义:〔华佗〕游学徐州一带,全部通晓几种经书。 ❹ 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世说新语·德行》)——句义:乡民说:“〔大家〕各自都饥饿贫困,因你贤良,大家想共同接济你罢了,恐怕不能对所有的人全部加以救济。” 二、表示动作加倍施行。 义即“一并”、“加倍”。 ❶ 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饥渴而不得食。(《孙膑兵法·善者》)——句义:善战者能使敌人卷起铠甲向远方逃窜,两天的路程在一天之内一并走完,疲倦生病而不能休息,又饥又渴而不能吃喝。 ❷ 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曹操集·收田租令》)——句义:不要让豪强大族隐瞒田产,而使贫弱百姓加倍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