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诉讼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诉讼法

调整诉讼过程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和。亦称诉讼程序法。诉讼,指国家有关机关和案件当事人在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配合下,依法解决案件而进行的全部活动。通常包括起诉、审理、执行三个阶段。案件依法审理过程中会发生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比如国家有关机关与被告人、原告人的关系、与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关系,以及国家有关机关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里,对以上各方面的程序性权利义务关系作出规定、进行调整的法律规范之总和,就是该国家的诉讼法。由于案件本身的性质不同,诉讼有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之分;因而诉讼法亦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诉讼法的内容一般包括:(1)规定国家有关机关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原则、程序、方式、方法;(2)规定检查或监督诉讼活动,特别是侦查、审判活动是否合法以及纠正错误的原则、程序、方式、方法;(3)规定执行的程序;(4)规定诉讼文件的送达和诉讼费用等。


诉讼法

又称“程序法”、“审判法”。“实体法”的对称。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处理诉讼案件的程序上的法律规范。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诉讼法,指有关处理诉讼案件程序上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专门的诉讼法典和其他有关诉讼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则、决定等。狭义上的诉讼法,仅指统一的成文的诉讼法典。诉讼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是:(1)司法机关、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原则、制度、程序和活动方式;(2)司法机关、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力)、义务和它(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3)审判机关裁判的执行;(4)司法机关错误裁判、错误决定的补救程序等。诉讼法通常包括证据法。但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把证据法与程序法并列为单独的法律部门。诉讼法按照诉讼的内容和性质不同,分为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有的国家还有经济诉讼法。诉讼法以其所规范的原则、程序、制度和活动方式等保证实体法的正确实现,与实体法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不同历史类型的国家有不同类型的诉讼法,其性质与它所保证实施的实体法是一致的。同实体法一样,诉讼法有鲜明的阶级性。在古代,因诸法合一,实体与程序不分;刑、民混合,无单一专门的诉讼法。16世纪以后,始有专门的诉讼法。最早的是德意志的《诉讼通则》。比较完善、典型的诉讼法典是1806年的法国《民事诉讼法典》和1808年的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现代各国,一般均有诉讼法。

诉讼法大辞典/调解工作知识手册/人民调解手册/人民调解实用大全/行政审判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实用手册/袖珍民事诉讼法手册/实用民事诉讼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实用手册/刑事诉讼案例实用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咨询手册/行政诉讼法实用手册/行政诉讼实用手册/行政诉讼应诉指南/行政诉讼指南/行政应诉全书/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手册/中国行政诉讼实用大全/行政诉讼和诉讼时效知识手册/行政机关应诉指南/工商行政管理行政诉讼手册/经济纠纷与经济诉讼实用问答手册

☚ 衡罪量刑手册   诉讼法大辞典 ☛

诉讼法

国家制定的关于诉讼程序的法律。一般分为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有的国家还有行政诉讼法。我国1989年4月颁布了行政诉讼法。


诉讼法

即“程序法”。

诉讼法

关于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根据诉讼案件的性质,可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诉讼法对实体法来说就是程序法、形式法,其任务是从诉讼程序方面保证实体法的正确实现。诉讼法的内容一般包括: (1)规定司法机关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原则、程序、方式、方法; (2)规定检查或监督诉讼活动,特别是侦查、审判活动是否合法以及纠正错误的原则、程序、方式、方法; (3)关于执行程序的规定。诉讼法的这些规定,在于保证整个诉讼过程,特别是审判活动的方向和内容符合各该国统治阶级的要求。因此,有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诉讼法。

诉讼法

关于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根据诉讼案件的性质,可分为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有的国家还有行政诉讼法。诉讼法对实体法来说是程序法、形式法,其任务是从诉讼程序方面保证实体法的正确实现。诉讼法的内容一般包括: (1)规定司法机关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原则、程序、方式、办法; (2)规定检查或监督诉讼活动,特别是侦查、审判活动是否合法以及纠正错误的原则、程序、方式、方法; (3)关于执行程序的规定。诉讼法的这些规定,在于保证整个诉讼过程,特别是审判活动的方向和内容符合该国统治阶级的要求。因此,有什么样性质的国家就有什么样性质的诉讼法。

诉讼法

诉讼法

亦称“程序法”。为保证实体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得以实现而制定的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根据诉讼性质的不同,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之分,有的国家还有行政诉讼法。在古代,实行诸法合一,长期以来程序法和实体法不分,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不分。从17世纪起,罗马法系国家开始建立诉讼法。1667年法国路易十四颁布的《民事敕令》是民事诉讼法的雏形。法国1808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典标志着刑、民诉讼的分立。1877年的德国民事诉讼法典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对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有深远影响。在中国,1906年清政府起草的《诉讼律草案》、1910年沈家本主持起草的 《大清民事诉讼律》 (草案) 告成,但均未实行。国民党政府1928年公布了《刑事诉讼法》,1935年重新修订公布了新 《刑事诉讼法》,1936年公布 《民事诉讼法》。新中国成立后,于1979年7月1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82年3月8日,又公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试行),从而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诉讼法律制度。诉讼法的任务是从诉讼程序方面保证实体法的正确实现。其内容主要规定司法机关以及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原则、制度、程序、方式、方法,以及诉讼权利和义务; 规定检查或监督诉讼活动,特别是侦查、审判活动是否合法以及纠正错误的原则、程序、方法。目前,有关经济纠纷都适用民事诉讼法。

☚ 诉讼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 ☛

诉讼法

law of procedur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