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识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识韩

典源出处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风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释义用法 唐代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故人称韩荆州。他喜欢提拔后进,在士林中名望甚高,为士人所仰慕。后用此典颂扬接纳、奖掖自己的人。
用典形式
【识韩】 清 ·黄景仁:“廿载识韩今已遂,把今年,除了心还肯。”
【荆州韩】 宋·范成大:“穷山薄宦我无恨,识公大胜荆州韩。”
【瞻韩愿】 清·秋瑾:“登龙喜遂瞻韩愿,何日重停问字车?”
【识韩荆州】 宋·苏轼:“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不愿万户侯】 宋·秦观:“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识韩

典源出处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风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释义用法 唐代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故人称韩荆州。他喜欢提拔后进,在士林中名望甚高,为士人所仰慕。后用此典颂扬接纳、奖掖自己的人。

用典形式

【识韩】 清 ·黄景仁:“廿载识韩今已遂,把今年,除了心还肯。”

【荆州韩】 宋·范成大:“穷山薄宦我无恨,识公大胜荆州韩。”

【瞻韩愿】 清·秋瑾:“登龙喜遂瞻韩愿,何日重停问字车?”

【识韩荆州】 宋·苏轼:“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不愿万户侯】 宋·秦观:“我独 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识韩

韩shíhán

┃━ 初次相识。宋·苏轼《临城道中作》诗:“未应愚谷能留柳,可独衡山解识韩。”参见“识荆”条。

☚ 识荆   李郭仙 ☛

识韩

借指结识仰慕已久的人。清黄周星《补张录崔莹合传》: “忽一翁,缟衣素冠,前揖曰: ‘二公即唐解元、祝京兆耶? 仆企慕有年,何幸识韩? ’ ”
○ 识荆

识韩

【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释义】 唐代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为人喜荐拔后进,当时称扬他“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后以此典称颂荐举、奖掖自己的前辈等。
【例词】 荆州韩 识韩 识韩荆州瞻韩
【用例】
〔荆州韩〕 宋·范成大《送通守林彦强夺丞》:“穷山薄宦我无恨,识公大胜荆州韩。”
〔识韩〕 清·黄景仁《赠白下周幔亭》:“识韩未遂失交臂,遇合岂有神物监?”
〔瞻韩〕 清·秋瑾《题潇湘馆集》:“登龙喜遂瞻韩愿,何日重停问字车。”

识韩

见【识荆】。

识韩

识韩

犹“识荆”。包赉《与陈垣》:“素未~而敢冒渎者,乃以学术无亲疏,休文钟情于刘勰。”

☚ 识荆   奉识 ☛
相识

相识

所识 识认 知遇 谋面
相识并来往:结识 搭识
 结识,敬词:拜识
 与人交往,结识:阅人
 访求结识:物识
初次识面:识荆 识韩
相识得比较久:熟识
 见过面,熟识:识面
 亲近熟识:亲识
从来不相识、不了解:素昧平生 素昧生平
好像从来都不相识:若昧平生
(彼此认识:相识)

另见:认识1 交谈 联系1

☚ 各种认识   知道 ☛
000069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