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评汉宣帝训责太子之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评汉宣帝训责太子之言

汉宣帝懂得刘汉统治“本以霸王道杂之”的传家法宝,外儒内法,软硬兼施,颇有专制统治之术。其太子刘奭柔仁好儒,见宣帝尚法刑,劝谏 “宜用儒生”。宣帝作色,训斥了太子一顿。司马光就汉宣帝训责太子之言发表评论。
自孟子、荀子以来,颇有王霸之争。孟子、荀子是区分王霸的,后人也多以为王霸有别。汉宣帝教训太子时说: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其所谓王、霸,是指德教、法刑而言,即:德教指王道,法刑指霸道。所谓“王霸道杂之”,说的是德教与法刑的结合,反对纯任德教。司马光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认为,王、霸的名义,虽有区分;名位的尊卑、德泽的深浅、功业的巨细、政令的广狭虽有差别,但王、霸之行,“皆本仁祖义,任贤使能,赏善罚恶,禁暴诛乱。”意谓王霸之道一致,不是白与黑、甘与苦的对立性矛盾。也就是说,他不承认王霸之道有德教与法刑之分。其与汉宣帝之论,口径有点不合。我们看来,王霸之道,皆旧时统治之术,无根本区别。汉宣帝 “杂之”之说合乎史实,司马光 “无异道”之说,也不无道理。
所谓儒生,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间思想与行为是有区别的,儒生多是儒家思想,有的也兼有法家思想,先秦荀子,汉代贾谊、晁错就有之。太子柔仁好儒,有点书生气,似乎尚儒胜于尚法。汉宣帝教训之,只提俗儒不足委任,也没有否定一切儒生。司马光抓住这点做起文章来,谈起君子儒、小人儒、俗儒、真儒、大儒来,还批评汉宣帝“乃曰王道不可行,儒者不可用,岂不过哉!”这似乎有点歪曲他人原意,生硬地扣帽子之嫌。
好唱“王道”、“大儒”的调子,而不认真地分析具体的历史问题,即使其调子很高,总不能算高水平的史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