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评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评残píngcán〈动〉 评定伤残人员。 评残píngcán〈动〉评定伤残人员。 评残píngcán评定为伤残人员。例如:“有的转业干部要求治病,有的要求评残,还有最集中、最强烈、又最让人头痛的住房问题。”(《昆仑》1989.3.141页)“四川省达县民政局业务工作中严格执行‘五公开、三监督’办事制度,即公开优抚安置政策,公开评烈评残标准,公开社会救济方针和对象,公开婚姻登记规定,公开救济款发放使用原则。”(《中国社会报》1992.5.19) 评残pínɡcán〈动〉评定为伤残人员。 评残卫生部门对因公致残人员依其残废程度,确定残废等级,签发抚恤证件的工作。评残分为部队评残和地方评残。部队评残:革命残废军人伤愈出院时,由医生根据残废等级认真评定,并详细填写“残废证明表”,经下列机关审核换发残废证(个别等级不合格者应修改之)后,凭证享受优待与抚恤: (1)仍回部队者,由部队政治机关审核之;(2)复员转业或住革命残废军人疗养院或学校者,由部队将队前应享受之供给发齐,随带供给转移表及军人登记表交省(市)以上政府审核之。地方评残:主要对个别在复员、退伍证件上有伤残记载或有可靠证明,回乡以后伤情发展严重,经医疗终结已构成二等乙级以上残废的,可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批准后给予适当等级的残废待遇。残废等级为分特等、一等、二等甲级、二等乙级、三等甲级、三等乙级。 评残 评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甘肃对革命残废人员的残级评定, 依照国家优抚条例的有关精神办理。由医院按残废等级标准,分别填写残废等级证明书, 经部队军以上卫生机关或甘肃省民政厅审核批准,发给残废证明书。享受长期残废抚恤的革命残废人员,按国家规定,其残废等级每二年由县(市)人民政府在颁发抚恤粮时检查。等级有变动者,按新定残废等级享受抚恤。不够等级者停止抚恤。1951年至1952年12月, 全省对革命残废人员进行重评残废等级工作。据兰州、庆阳等10县、市统计,评定各类残废人员724人。1959年、1962年、1972年先后进行了3次重评工作。1972年全省评定革命残废人员5 142人。1998年, 全省共有革命伤残军人10 001名。 ☚ 伤残官兵抚恤 战争支前 ☛ 评残指革命伤残军人伤残等级的评定。革命伤残军人的伤残等级是根据伤残者的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生活能力的程度评定的,现行伤残等线分为四等六级,即特等、壹等、贰等甲级、贰等乙级、叁等甲级、叁等乙级。具体而言: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日常生活需要专人照顾的,评为特等; 劳动能力基本丧失,日常生活大部分活动需要有人扶助的,评为壹等; 劳动能力大部分丧失,日常生活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评为贰等甲级; 劳动能力丧失近半,日常生活活动有一定困难的,评为贰等乙级; 劳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受到一定影响的,评为叁等甲级; 劳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有所不便的,评为叁等乙级。伤皮伤肉未影响劳动能力的则不评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