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证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正误;证物;政务◉ 正误zhènɡwù 动 勘正错误。〈例〉~表/ ~工作/ 清样上新发现的几处错误,已经~。〈近〉勘误/ 勘正。 证物zhèng wù能证明有关案件事实的物件。1929年徐福基《刑事诉讼法纲要》第一编:“第二目,搜索: 一、 意义: 搜索者因发现证物,或被告人对于人之身体所携带之物件,人之住宅船舰,或其他处所,有相当理由而实施之强制处分也。” 某种用途的物品 某种用途的物品能证明有关事实的物品:证物 ☚ 某种用途的物品 覆盖物 ☛ 证据 证据证(证左;证佐;证见;证明;证信;证验;质证;佐证) 左(左证;左验) 凭(凭证;凭据) 据验(事验) 另见:凭证 证明 材料2 ☚ 证据 有证据 ☛ 证物“证据物”的简称。可以作为诉讼证据的物质形态。不同于物证。物证是以物存在的性质、形态、特征证明案件特征事实的物品或痕迹。证物是可能成为物证的各种物质材料。证物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1)赃款、赃物、毒品;(2)犯罪使用的各种工具;(3)犯罪行为产生遗留的血迹、血衣、鞋印、手指纹、轮胎痕;(4)犯罪后果引起的被害人伤害、被损坏的各种物品、门窗、锁柜等;(5)录音录像等等。这些物质材料因案件的发生而同案件具有了相关性。但物质材料本身并不能自我证明任何问题,尚需通过司法人员的认识活动判断其是否具有相关性,以确定是否将其作为物证。判断的方法主要有:(1)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的发现和提取。例如,侦查人员从嫌疑犯身上查获了毒品、非法枪支或被盗赃物;(2)被告人、嫌疑人、被害人和证人的辨认。例如,某犯罪工具辨认属于谁的?是否嫌疑人使用的工具;(3)大量的物质痕迹是通过技术鉴定才能具有物证作用的。例如,在现场提取的指纹、鞋印、血迹、毛发、纤维、撬压痕等都需要检验和技术鉴定才能发生证据的证明作用。书证之类的文件材料,不应包括在证物之内,文件材料之类并不是以它的物质特征、外部形态证明案情,而以其文字、符号的内容证明案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应视为证物。其中录像的画面有时和人证一样,本身能证明一定的案件事实。 证物作为证据使用的物品和痕迹。与物证的区别主要在于,物证强调重点是物的证据价值,即在案件中的证明作用;而证物则强调作为证据之物,着重点在于物本身。 证物 证物在诉讼中被用来证明与案件有关事实的物品。证物的概念与物证的概念有所不同。但二者又有极密切的联系。证物强调的是用作证据的物的本身,而物证强调的则是以物品的外部性和物质属性来证明有关事实。证物既包括充当物证的物,也包括充当书证的物,广义上泛指一切除人身以外与案情有关的物质。 ☚ 证人 证据 ☛ 证物 证物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或物证痕迹。证物与物证具有同样的属性、特点和作用,但二者不能混同:证物强调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或物质痕迹本身的存在,物证强调物品或物质痕迹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形式和证明作用,是证据的一种。 ☚ 证明 证据 ☛ 证物作为证据使用的物。常被当作“物证”的同义语,但两者有别:证物指用以证明待证事实的物品或物质痕迹,亦即作为证据之物,着重点在物的本身;物证则指物品对于待证事实的证明价值,亦即某物品所具有的证明力,着眼点在物的作用。 证物作为证据使用的物。常被当作是“物证”的同义语,但两者有区别:证物指用以证明待证事实的物或物质痕迹,亦即作为证据之物,着重点是在物的本身; 物证则指物品对于待证事实的证明价值,亦即某物品所具有的证明力,着眼点在物的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