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证据的证明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证据的证明力

证据所具有的对待证事实的证明作用和价值。某一材料对案件事实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取决于该材料本身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以及联系的紧密、强弱程度。如果某一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紧密,则该材料的证明力较强,在诉讼中所起的作用也较大。现代西方国家的证据制度,实行证据裁判主义和自由心证主义,强调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依据证据;法官应当按照自己的良心和理性来判断证据,并在其内心形成对案件事实的确信,对于证据的证明力一般不作限制。但也有例外。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19条规定,不论是否被告人在公审庭上的自白,当该自白是对其本人不利的唯一证据时,不得认定被告人有罪。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的证明力

证据对案件特征事实是否存在的证明价值效力。证据的证明力源自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法律性。证据是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依法取得的同案件书实紧密相关的客观事实。凡是歪曲、捏造、估计、猜测、谣传、匿名揭发、没有具体事实根据的判断,都不能作为证据,也就没有证明力。客观事实材料同案件事实,不具有相关性时,也没有证明力。不具有合法性的证据材料,没有证明力。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的证据材料本身不能自我表明证明作用的有无和大小,尚需由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审查判断。西方国家刑事诉讼中,证据材料必须经过法庭,依照证据法规则,认为具有相关性、适格性和可采性,才能成为合法证据。没有被法官所采纳的证据也就没有证明力。被法官所采的合法证据,其证明力有无和大小,有罪或无罪,是由陪审官、法官以内心确信,自由判断的。

证据的证明力

证据的信用性和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证据的证明力根源于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客观联系。因联系的具体方式不同,证据证明力有大小强弱之分。与证据能力不同。证据能力是指某材料有无作为证据的资格,可否采纳为证据。证据能力根源于法律的规定。无证明力的材料自然不能作为定案证据,但有证明力的材料也可能因法律规定而予以排除。法定证据制度下,证据证明力及大小均由法律预先规定。自由心证制度下,证据证明力及大小由法官依其心证自由裁量。在中国,证据的证明力由司法人员通过对证据的个别审查和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来确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