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所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
❶客观性原则。即会计记录、会计报告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其核心内容是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❷相关性原则。即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必须同社会各方的经济决策相关联,既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又能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还能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❸可比性原则。即各类企业,尤其是同一行业和不同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使所提供的会计报表、会计信息、会计指标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❹一贯性原则。即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情况、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❺及时性原则。即会计核算必须及时进行,既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及时地进行会计处理并用会计语言把它们记录下来,又要把会计资料及时地传递出去,以保证会计信息不丧失其时效性。
❻明晰性原则。即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完整、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利用。
❼权责发生制原则。即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为基础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凡应计入当期的,不论其是否已收到或支出,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
❽配比原则。即各期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互相配比,收入同成本、费用之间,既要在经济内容上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又要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
❾谨慎性原则。即会计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应当合理预计并予入帐,但对可能取得的收入则不能提前入帐。
❿历史成本原则。即核算各项财产物资均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帐面价值。(1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12)重要性原则。即财务报告应在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对重要的经济业务进行重点处理并单独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