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讲孟余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讲孟余话 《讲孟余话》吉田松阴(1830—1859)在狱中曾以囚徒为对象讲授《孟子》,出狱后继续向人讲授,遂将讲义编为《讲孟札记》,后又改名为《讲孟余话》,借以宣传他的“一君万民”的政治主张。《讲孟余话》是吉田松阴的主要著作。在书中作者明确说明,他讲孟子,不是精其训诂,也不是喜其文字,而是要将自己一忧一乐,尽寓之于《孟子》。孟子是主张民本主义的,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而吉田松阴却完全相反,借否定“下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儒家的君臣关系,而以“天下者,一人之天下也”的命题为基础,提出“一君万民”的理论。孟子曾提出:“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贱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而吉田松阴认为,孟子这些主张,不适于日本。在日本,“普天率士之民,皆以天下为己任”,不分贵贱尊卑,都要尽死以仕奉天子。“一君万民”的主张,是要在理论上掀倒幕府统治的合法性,松阴死后,他的弟子久坂玄端、高杉晋作等继续鼓吹,从事倒幕活动。这种理论又是针对“草莽志士”的,是为建立天皇的专制统治服务的。 ☚ 孟子论 《战国策》的版本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