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讯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审问

审问

审(审录;审讯;审质;审鞫;诘审;研审;提~;复~) 问(治问;案问;款问;顾问;取问;讦问) 推(推问;推劾;推详;推核;推鞫;推鞠;推诘;推讯;推勘) 讯(讯问;讯词;讯诘;讯鞠;详讯;按讯;按鞫;案讯;覆讯;谳讯) 鞫(鞫问;鞫讯 鞫审;讯鞫;询鞫;勘鞫;研鞫;谳鞫) 鞠(鞠讯;鞠问;勘鞠;谳鞠) 勘(勘问) 按诘 质究 研究 磨对
审理,讯问:理问
审讯和罚罪:诘谪
讯问和验证:诘验
审问案件:问案
 审问案情:鞫情 谳狱
审问犯人:推囚 鞫人
审讯囚犯:讯囚
对所抓获敌人加以讯问:执讯
审问情状:讯状
审问取口供:讯供
进行审问:行勘
 对囚犯进行审问:虑问
传唤讯问:唤问
命令与案件有关的人到案受讯问:传讯
 出拘票传讯:拘提
听候审讯:听勘
受到审问:簿对 对簿(~公堂) 对审 对问 对案
在审讯中:在理
接受审问:受审
 到案受审:对狱
 在公堂上受审:过堂
曲法审问无罪的人:枉勘
驳回审问:驳问 驳审
(审理案件时对当事人进行讯问:审问)

另见:审理 查问 案情

☚ 审问   审问方式 ☛

讯囚

参见〔拷掠〕条。

讯囚

讯囚

用暴力手段拷打被告,以获取口供,又称“拷鞫”、“刑讯”、“搞治”、“拷问”等等。始于奴隶制时期,到秦朝刑讯合法化和制度化,并为以后各个朝代沿用。历代法律中的刑讯制度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有一定证据而犯人顽固不供或所犯罪行比较严重的案件,才可以施行刑讯。秦律规定,经过反复审问,犯人理屈词穷,但还继续欺诈,改变口供,拒不认罪的,方可拷讯。唐律要求审判者先以五听观察犯人,查验各种证据,若案情仍有疑点,而犯人还是不肯招认的,才能以刑讯逼取口供。明清时除犯人该供不供外,死罪、强盗等重犯均可刑讯。第二,刑讯必须立案。秦拷打犯人须立下《爰书》,写明犯人多次改变口供,无从辩解,因此而刑讯;唐律则要求立下文书,注明拷打原因,经长官同意,再行拷问,违者杖六十。第三,拷讯所用的刑具、次数等都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度。北魏时“杖限五十”,唐拷囚不能超过三次,每次相隔二十天,总共不能超过二百杖;违者以超过的杖数,拷打拷问官;犯人若因拷打致死,判拷问官徒二年。清允许以杖讯囚,每日不过三十;强盗人命案许用夹棍,妇人可用拶指,不许超过两次。第四,对享有“议、请、减”特权的官僚贵族和老幼、病疾、孕妇和被赦免罪者免受刑讯。虽然历代法律对刑讯作了诸多的限制,但封建官吏经常以种种残酷无道的方式和刑具来折磨犯人,逼取口供,从而制造了无数的冤假错案。

☚ 诣阙讼诉   官代书 ☛
000015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