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训纂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训纂篇字书。西汉扬雄著。共2040字,60字为一章,分为三十四章。已佚。参见“三仓”条。 训纂篇书名。西汉成帝时扬雄撰。字书。断六十字为一章,凡三十四章,二千零四十字(据清段玉裁《说文解字叙注》)。作为当时官私学校的启蒙教材,亦作为考试的依据。 《训纂篇》古代童蒙字书。西汉扬雄撰。汉初已有秦人作的 《仓颉篇》 55章,西汉平帝时命沛人爱礼等100多人在未央廷中解说文字,扬雄取其实用的字,作 《训纂篇》,以续 《仓颉篇》。后人把《仓颉篇》、《训纂篇》 和贾鲂 《滂喜篇》 合编为《三仓》 流传。今已亡佚。 训纂篇 训纂篇(西汉)扬雄著。断60字为一章,凡34章,2040字。参见“三苍”条。 ☚ 三苍 急就篇 ☛ 训纂篇一卷。汉扬雄(前53—后18)撰。清马国翰辑。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著有《甘泉》、《河东》、《羽猎》、《长杨》 四赋,《法言》、《太玄》、《方言》、《训纂篇》等。关于是书,《汉书·艺文志》载:“至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于庭中。扬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纂篇》,顺续《苍颉》,又易《苍颉》 中重复之字,凡八十九章。” 许慎 《说文解字叙》云:“孝宣时,召通《仓颉》读者,张敞从受之,凉州刺史杜业、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时,征礼等百余人,令说文字未央庭中,以礼为小学元士。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凡《仓颉》已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由此可见,扬雄所纂者,皆诸家记仓颉之文;扬雄所训者,皆仓颉文字之义。此乃《汉志》所谓“顺续《仓颉》”。隋唐以后,是书久佚,无复条其科目,其说唯见于《说文解字》中。马氏钩稽遗文,勒为一卷,辑入其《玉函山房辑佚书》 中。 训纂篇简称“训纂”。字书,《三苍》之一。西汉扬雄撰。始载于《汉书·扬雄传》,《汉书·艺文志》并有正式著录。是西汉较为重要的字书之一。扬雄认为,文字书中最有意义的是《苍颉篇》(指西汉合编本)。而西汉《苍颉篇》后的诸种续作大概没有使他满意者,于是在“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汉书》本传)的思想支配下,自撰续作。西汉元始五年(5),哀帝征召天下精通“小学”者100余人来到京城长安,在未央宫中述解文字。扬雄趁此机会,得到了很多有用的资料,结合他平日所收,写成了本书。据《汉书·艺文志》下叙录所述,本书系选辑与西汉《苍颉篇》没有重复的字编成的,共34章(“汉志”所称“凡八十九章”者,是与《苍颉篇》的合计数),2040字。书体为隶书。因在宋代已佚,详情已无从得知。大概也是韵句形式、没有解释的文字汇编,供人们识字学习者。《训纂篇》所收文字因与其前最为流行的字书西汉《苍颉篇》文字没有重复,又总结了《凡将篇》等字书,故成书之后,不久就开始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具有一定价值。它不仅由此成了后世人们识字学习的较好补充教本,还由于是西汉最后一部字书,对东汉字书的编撰和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正因为这样,晋张轨才把它编入《三苍》。它的地位并未随着亡佚而消失。清人孙星衍、马国翰等都有辑本。 训纂篇字书。西汉扬雄撰。断六十字为一章,凡三十四章,约二千零四十字。为学童识字所用。原书佚。清孙星衍等有辑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