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
“兴”,大体指诗人在外界事物的感发下所产生的情思,指联想、委婉、含蓄等表现手法;所谓“趣”,指情趣,相当于诗歌的韵味。 严羽把“兴”和“趣”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概念,意在说明诗歌的艺术特点。 严羽的《沧浪诗话》,主要针对苏、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而发。《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说的兴趣,是说诗歌中的形象应该空灵蕴藉、深婉不迫,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令人神往而不要胶著板滞。因此“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沧浪诗话·诗法》) 严羽的“兴趣”说,与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味”说,有著内容上的继承关系。钟嵘的“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可谓“兴趣”说的端脉。而“兴趣”说又对清代王士祯“神韵”说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