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词;誓言shìcí shìyán【同】 都是名词;都指表决心时说的,并要照着所说的去做的话;都是书面语。 【异】 “誓词”侧重指写出来的表决心的话,措辞严谨、讲究;语义范围窄些;适用范围小些;庄重的色彩比“誓言”浓;多适用于比较庄重、严肃的场合。[例]突击队员们出发前向首长和战友们宣读~。“誓言”侧重指无须书面而直接用口头表达出来的宣誓的话,也可以是写出来的表决心的话;语义范围宽些;既适用于集会的场合,也适用于个人发誓的场合,适用范围比较大。[例]小伙子向姑娘发着明年一定要娶她的~。 饰词;誓词◉ 饰词shìcí 名 掩饰真相的话;托词。〈例〉巧托~/ 危急时候,他用~掩盖过去。〈近〉托词。 ◉ 誓词shìcí 名 宣誓时说的话。〈例〉入党~/ 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近〉誓言。 誓词 誓词一种悼念先烈或加入组织时表示决心的应用文。古代,誓是告戒将士的言辞。《周礼·秋官·七师》:“ (五戒) 一曰誓,用之于军旅”。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按誓者,誓众之词也,蔡沈云:‘戒也。’军旅曰誓,古有誓师之词,如书称禹征有苗誓于师,以及甘誓,汤誓、泰誓、费誓是也。”军队将出征时,主帅向全军战士宣布作战意义,表示决心。现代的誓词,是由古代誓词演变来的。使用范围比古代广泛,内容一般是概述宣誓对象和宣誓者的情况,表示宣誓者的决心。包括称呼、正文、署名和时间。可采用散文、诗歌等形式。要求感情真挚,用词庄重,语气深沉有力。 ☚ 证明信 誓 ☛ 誓言 誓言誓(誓词) 言(盟言) 誓言和心愿:誓愿 誓愿和信念:誓念 光复祖国的誓言:祖逖之誓 古代军旅的誓言:鞫誓 表示诚信的誓言:信誓 表示诚实无欺的誓语:天地良心 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和盟约,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海山盟 山盟海誓 海誓山盟 海盟山誓 海盟山咒 海约山盟 密约山誓 厚约深盟 明白的誓言:明誓 庄重的誓言:重誓 誓言十分恳切真诚:信誓旦旦 旦旦信誓 (宣誓时说的话:誓言)
另见:发誓 ☚ 诺言 问候的话 ☛
规诫的言辞 规诫的言辞箴诫 约束训诫的言辞:誓戒 约束禁诫的言辞:誓命 誓命和禁令:誓禁 告诫将士的言辞:诫誓 约束告诫将士的言辞:誓词 刻于铁券的誓词:铁誓 训教的誓词:训语 ☚ 各种用途的言辞 好的言辞 ☛ 誓词❶亦称“誓言”。誓师时表示决心和战斗意志的语言。 ❷为加入某一组织、执行某一重大任务或悼念先烈,表示自己的信仰、决心和奋斗目标而写作的文辞。往往进行口头宣读。具有内容庄重、语气坚定、感情真挚、矢志不二的特点。誓词内容按对象不同而不同,如党员誓词、军人誓词、民兵誓词、医学道德誓词均有各自的要求,一般包括:宣誓对象、宣誓者概况和宣誓者决心,常采取散文体或诗歌体的形式,篇幅短小精悍,多用短句,注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誓词与志愿书、决心书不同。志愿书、决心书采用的是专用书信形式,表达的是作者的志愿和决心。誓词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的关键时刻口头发出的誓言,充满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定信念。通常由一人执笔,集体宣读,立誓人的身份可以在誓词前或誓词后,有时在誓词中郑重地标明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