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訾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訾算

汉代朝廷规定的价钱计算单位。訾同赀,即今之资字。汉景帝二年五月诏书规定:以前訾算十以上乃得官,但由于“廉士算不必众,有市籍不得官”,所以訾算四即可得官。见《汉书·景帝纪》颜师古注:“服虔曰:‘訾万钱,算百二十七也。’应劭曰:‘古者疾吏之贪,衣食足知荣辱,限訾十算乃得为吏。十算,十万也。’”

訾算

又称“訾税”,是汉代对于资财的一种征课。以万钱为起征点,每一万钱的资财需缴纳一百二十七钱。汉初訾算十万者充任郎官,景帝后元二年(前142) 8月发布法令,将十万改为四万,以扩大仕途,广招廉士。武帝以后,因军旅繁兴、用度不足,赀税征收范围扩大。汉代赀税征收采取自己先行陈报,再予征课的方式,如果不自申报或申报不对,另有处罚。东汉的赀税尚未有可靠的史料详述。王莽时赀税率倍增,且时有变化。

訾算

訾算

亦称“訾赋”。汉代财产税名。訾又作赀, 与 “资”通用, 一般指资财而言。訾算征收对象为商贾以外的一般吏民。按民户的家訾征税, 计訾范围既包括货币财富, 也包括马牛、驴车、粮食、布帛、六畜、奴婢及房屋、珍宝等实物财富、动产、不动产皆在其中。由民户家长各自向官方呈报其家訾的总数, 进行登记注册; 如有不实, 则称以隐匿之罪。国家通过地方官吏进行核算和“评訾” , 按家訾多少, 评定户等,再以户等高下为差次, 通融摊派赋额的负担, 收取訾产税。家訾不满钱二万、三万的贫民, 在某些场合可获得宽免。西汉基本上实行了有訾10000钱纳税一算即120钱。新莽时期增至“三十取一” 的訾算率, 东汉旋复旧制。汉王朝受官敛钱亦以訾算多少为据。凡交纳訾算十算, 即拥有十万资财以上的富人“乃得宦”。有市籍的贾人即使符合这一标准也不得为宦。后顾及无訾廉士之困难, 改为“訾算四得宦”, 即有四万资财者就可仕宦。

☚ 马口钱   算缗钱 ☛
訾算

訾算

亦称“訾赋”。汉代财产税名。訾又作赀。与“资”通用,一般指资财而言。訾算征收对象为商贾以外的一般吏民。按民户的家訾征税,计訾范围既包括货币财富,也包括马牛驴车、粮食、布帛、六畜、奴婢、房屋及珍宝等实物财富,动产、不动产皆在其中。由民户家长向官方呈报其家訾的总数,进行登记注册; 如有不实,则罚以隐匿之罪。国家通过地方官吏进行核算和“评訾”,按家訾多少,评定户等,再以户等高下为差次,通融摊派赋额的负担,收取訾产税。家訾不满钱2万、3万的贫民,在某些条件下可获得宽免。西汉实行有訾10000钱纳税一算即120钱。新莽时期增至“ 三十取一”的訾算率。东汉旋复旧制。汉王朝授官亦以訾算多少为据。凡交纳訾算10算,即拥有10万资财以上的人“乃得宦”。有市籍的贾人即使符合这一标准也不得为宦。后顾及无訾廉士之困难,改为“訾算四得宦”,即有4万资财者就可入仕。

☚ 户税   赀税 ☛
000107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