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音譯。亦譯作“訶梨怛鷄”。亦作“呵黎勒”。意譯爲天主將來。樹名。果實入藥,即呵子,爲佛家五藥之一。《毘奈耶雜事》卷一:“餘甘子、訶梨勒、毘醯勒、畢鉢梨、胡椒,此之五藥,有病無病,時與非時,隨意皆食。”晉·嵇含《南方草木狀》卷中:“訶黎勒,樹似木梡,花白,子形如橄欖,六路,皮肉相着。可作飲。變白髭髮令黑。出九真。”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二十四:“訶梨怛鷄,舊言訶利勒,翻爲天主將來。此果堪爲藥分,功用極多,如此土人參石斛等,無所不入也。”清·曹寅《竹村大理筵上食石首魚作》詩:“老眼愁看富貴花,病軀思啖呵黎勒。”參閱《本草綱目·木部·訶黎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