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言语理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yanyu lijie从一般意义来说,言语理解是指言语接受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以确定言语所表达的意义;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言语理解是指人们在感知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和字形)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过去经验和储存在记忆中的有关语音和字形的信息而对语义加以理解的过程。在言语理解的过程中,人们还把句子分解组成成分,建立句子的结构,解释它们的意义。最后,再把这些都结合起来,确定句子的底层命题和各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人们对句子进行加工时,既要利用它的句法线索,也要依靠它的语义信息,两者是相互作用的。此外,过去经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词义和语法掌握两方面。有时,在我们听到或读到的句子中,通过字面意义和语法,也就理解了说话者的意图,即说话者的意图是直接表现在句子中,这是言语理解的第一个水平, 但有时说话者的意图并没有直接表现在句子中, 这时听话的人就必须根据句子的字面意义和当时的具体情境, 以及上下文等进行推论,才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动机,真正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这是言语理解的第二个水平。从广义上讲,理解还包括人们根据他们构造出的句子的意义,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心理学中研究较多的是言语理解中从言语知觉到建立句子底层命题表征的过程。这些研究主要是关于句子的理解, 把句子作为言语理解的单位。近年来,研究对象已扩大到段落、篇章、故事等。随着研究的深入, 心理学家也越来越重视人们在理解这些较大言语单位时的心理过程和机制, 以及语境在言语理解中的作用等问题。 ☚ 言语感知 言语表达 ☛ 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speech comprehension从文字或语音中了解或建构意义的过程。它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1)言语识别, 即通过对字形或字音的感知,到达心理词典中找寻字义的过程。(2)句法分析,指以言语识别为基础,把单个词组成较大的结构单位(从句、短语等)。(3)语义分析与整合,即判断句义的合理性,把局部的语义综合成一个整体意义的过程。一般地说,在言语理解过程中,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是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语义分析以句法分析为基础,同时又影响恰当的句法切分。言语理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句子的物理特征(如清晰度、信噪比),结构难度,单词的频度或使用度,单词的多音与多义性,等等,都是影响言语理解的重要变量。此外,言语理解还受到语义情境、意像、听者或读者的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言语理解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研究成果已经推动了人工智能的研究。 ☚ 言语可懂度 颜色编码 ☛ 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speech comprehension亦译“言语领会”。听懂别人说的话或看懂文字材料,即把握言语表达的意思的过程。一般是个体在言语感知的基础上,使语音文字等言语信息在人脑中建立起意义的过程。言语理解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不仅依赖对言语材料的正确感知,而且依赖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接受、加工获得的言语信息,通过推理建立材料之间的联系,补充缺少的信息,最后达到对言语材料的正确理解。 ☚ 言语产生 言语活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