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觿xī同“蠵”,大龜。見“觜觿”。 觿 觿xī骨制锥形,用以解结的用具。《卫风·芄兰》一章: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毛《传》:“觿,所以解结,成人之佩。” 《说文》:“觿,佩角,锐端可以解结。”《礼·内则》郑玄注: “小觿,解小结也。觿如锥,以象骨为之。” 《内则释文》:“觿,本或作鑴。”王先谦《集疏》: “亦有以金为之者。” ☚ 籥 史地篇 ☛ 觿读音x·i(-),为i韵目,属i—er韵部。户圭切,平,齐韵。 上一条: 蠵 下一条: 酅 觿xī古代用来解开结的器具,用骨、玉等制成,形状像锥子;也用作饰物。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觿 觿 xī 古時用以解繩結的角錐,亦用作佩飾。始於先秦,達於漢代。《詩·衛風·芄蘭》:“芄蘭之支,童子佩觿。”毛傳:“觿所以解結,成人之佩也。”《禮記·内則》:“左佩紛帨、刀礪、小觿、金燧。”鄭玄注:“小觿,解小結也。觿,貌如錐,以象骨爲之。”《説文·角部》:“觿,佩角,鋭耑可以解結。” 觿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用物部 > 諸雜 > 觿 觿 xī 亦稱“解結錐”。解結用具,古代亦用爲佩飾。以骨、角或玉製成,一端尖,形似錐,分爲大觿、小觿。始見於新石器時代,1977年江蘇吳縣張陵山墓葬出土一件鏤雕玉觿,長六厘米,最寬一·二厘米。體扁,一端尖,一端平且寬,形如角,通體鏤空,直立側視如頭戴尖頂高冠之人形。有鏤雕孔,可佩帶。是迄今所知最早之透雕玉器。《詩·衛風·芄蘭》:“芄蘭之支,童子佩觿。”毛傳:“觿所以解結,成人之佩也。人君治成人之事,雖童子猶佩觿,早成其德。”《禮記·内則》:“左佩紛悦、刀、礪、小觿、金燧;右佩玦、捍、管、、大觿、木燧。”漢·鄭玄注:“小觿,解小結也。觿,貌如錐,以象骨爲之。”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蓮香》:“贈繡履一鉤……〔桑生〕受而視之,翹之如解結錐。”後亦指啟開瓶口或匣蓋的錐子。《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八回:“這大小兩把錐子,叫作大觿、小觿,是開個瓶口兒、匣蓋兒用的。”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爬行部 > 龜 > 蠵 > 觿 觿 xī 同“蠵”。 觿xiD384 工具 工具家伙 机器 机械 器物 作具 ☚ 工具 木工工具 ☛ 觿xī一种锥形解结用具,多用骨、象牙、玉、石等坚硬材料制成,可随身携带,后演变成一种佩饰。先秦时期成人男女,均可使用。《说文解字·角部》:“觿,佩角,锐耑(端),可以解结。”《诗经·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汉毛亨传:“觿所以解结,成人之佩也。人君治成人之事,虽童子犹佩觿,早成其德。”《礼记·内则》:“妇事舅姑,如事父母……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箴、管、线、纩,施縏秩、大觿、木燧。”汉郑玄注:“小觿,解小结也。觿貌如锥,以象骨为之。” 西周晚期玉觿(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2006号墓出土) (《文物收藏图解辞典》) 战国晚期玉觿 (安徽长丰县杨公乡墓出土) (《文物收藏图解辞典》) 觿 觿一种以骨角制成的锥形腰饰。头尖尾粗,形如牛角。最初是一种用解结的小型日用工具。《礼记·内则》: “妇事舅姑,如事父母,……左佩纷帨、刀、砺、小觽、金燧; 右佩箴、管、线、纩、施縏帙、大觿、木燧。”郑玄注谓:“小觿,解小结也。觿貌如锥,以象骨为之。”后来遂演变成一种佩饰,不分男女,都可佩之。觿的质料,最初多以象牙做成,后来佩者日多,乃改用玉。觽以后,佩觿之风渐不流行。 ☚ 玉佩 香囊 ☛ 觿xī[书] (古代解绳结的锥子) a horn bodkin for untying knots 觿xī25画 角部 古代解结的用具,形状像锥,用骨、玉等制成。也用作佩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