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稜宮闕上轉角處的瓦脊。《文選》班固《西都賦》:“設璧門之鳳闕,上觚稜而棲金爵。”《後漢書》作“柧棱”。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屋頂部 > 屋蓋 > 觚稜 觚稜 gūléng 亦作“柧棱”。殿堂上轉角處之瓦脊,因其成方角稜瓣形,故名。《文選·班固〈西都賦〉》:“設璧門之鳳闕,上觚稜而棲金爵。”吕向注:“觚稜,闕角也。”《後漢書·班固傳》:“上柧棱而棲金雀。”李賢注引《說文》曰:“柧棱,殿堂上最高之處也。”唐·花蕊夫人徐氏《宫詞》:“夜色樓臺月數層,金猊烟穗繞觚稜。”宋·王觀國《學林·觚角》:“所謂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謂之觚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