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obstruction of central retinal artery

系眼底血管疾病之一。引起的原因有:血管痉挛、动脉内膜炎、栓塞等。由于视网膜中央血管为终末血管,故血循中断可发生严重视力障碍。临床表现:视力突然减退,或仅存光感;有的病人可先有雾视、头痛,单眼或双眼先后发病;无光反应时瞳孔散大;眼底检查,动脉纤细、僵硬,视网膜呈贫血状态,视乳头苍白,严重者出现视乳头与视网膜萎缩。治疗:及时应用大量血管扩张剂,如亚硝酸类药物;静注10%低分子右旋糖酐;活血化淤中药等。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obstruction of central retinal artery

指由于不同原因致视网膜中心动脉血流中断。常见于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或栓塞等。临床表现为视力突然丧失,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眼底可见视乳头苍白,视网膜动脉明显狭窄,血柱色淡、可移动或呈节段状阻塞。发生完全阻塞后,被供血区视网膜缺氧、变性、坏死,视功能常难以恢复。治疗应局部及全身用大量血管扩张剂,尽快解除血管痉挛,或将栓子推移至远端较小分支内,以缩小视网膜受累范围。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和供应大脑的血管都是颈内动脉的分枝,它和供应脑部的动脉一样,彼此之间无吻合枝,属于终动脉。由于动脉痉挛、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原因,使管腔主干或分支阻塞,血流中断时称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阻塞一旦发生,被供应区视网膜立即缺氧、坏死、变性,常常难以恢复而使视力遭受严重破坏。由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多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导致阻塞的种种血管壁病理改变,也往往提示了其它器官特别是颅内小动脉的管壁也有同样病变,因此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发生,常被看作为其它器官特别是颅内也将出现并发症的先兆。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一种眼科的危急症。患眼视力突然丧失,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眼底镜下见视乳头苍白,视网膜动脉显著狭窄,血柱颜色发暗,常呈节段状,并可见其移动。视网膜静脉亦狭窄,但程度不如动脉明显。视网膜呈乳白色水肿混浊,视乳头附近更为明显。黄斑由于视网膜组织菲薄,能透露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与周围乳白色混浊对比,形成典型的樱桃红点,中心凹反射消失(彩图50b)。发病几周后,视网膜混浊消退,但血管更细,伴以白鞘或形成白线。黄斑区色素紊乱,视乳头颜色变为苍白。
视网膜中央动脉不全阻塞时,视力减退及眼底病变的程度均较轻。如患眼有睫状动脉供养黄斑及其附近,则中心视力及该区眼底可保持正常,但视野呈管状。偶然也有睫状动脉单独发生阻塞者,此时中心视力突然丧失、视乳头黄斑区呈舌状乳白色混浊,有樱桃红点,该动脉管径呈一致性或限局性狭窄,视野有包括注视中心的大暗点。阻塞亦可只侵犯中心动脉某一分支,而以颞上支最为常见; 视网膜水肿及视功能的损害局限于该支供应的区域,视野呈扇形或象限性缺损,若黄斑受到侵犯,中心视力则下降。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原因有血栓形成,栓塞或痉挛。视网膜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动脉硬化时,管壁内面粗糙,管径逐渐呈不规则狭窄,易于形成血栓。栓子并不多见,老年人栓子多来源于有病的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年青人栓子多来源于风湿性心脏病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特别是在心导管或瓣膜手术后。长骨骨折后可能产生脂肪栓子。痉挛发生在血管壁健全的青年人中,常合并身体其它部位血管舒缩障碍。在老年人多有心血管病,或伴有血管硬化。有时发病与内源毒素如流感、疟疾;外源毒素如奎宁或铅中毒、球后麻醉、面颌部注射药物; 以及俯卧位全麻手术,使眼球长时间受压等有关。
治疗必须尽快解除血管痉挛,或将栓子推移到远端较小分支内,以缩小视网膜受累的范围。明确诊断后应立即用血管扩张剂,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含服硝酸甘油片;球后注射乙酰胆碱或妥拉苏林;静脉或肌肉注射菸酸,或静脉点滴4%碳酸氢钠。此外尚可反复间歇按摩眼球及行前房穿刺术,注射或口服醋氮酰胺以降低眼压,促使血管扩张。针刺治疗、禁烟防冷、避免劳累以及矫正周身新陈代谢紊乱,均可有助本病的恢复。

☚ 先天性视网膜异常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000123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