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子
❶ 南宋纸币名。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因婺州(今浙江金华)屯兵,不通水路,军费输送不便,于是造关子付婺州,招商输现钱取关子,再到临安换钱,愿得茶、盐、香货钞引者听便。关子带有汇票、公据性质。关子发行有一定期限,其中领取现钱的关子叫“现钱关子”。关子发行不久,即为会子所代替。直至理宗景定五年(1264),贾似道又开始发行“金银现钱关子”,或称“铜钱关子”、“银关”。行用不久,随南宋灭亡而废止。 ❷ 一种空白执照。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1:“宣和间,亲王公主及他近属戚里入宫,辄得金带关子,得者旋填姓名卖之,价五百千。虽卒伍屠酤,自一命以上皆可得。” ❸ 戏剧中的关键情节。元刊本《遇上皇》第2折“〔采茶歌〕一个扯著衣服……〔正末做说关子了。〕” ❹ 一种政府间文书。即关文。《潇湘雨》第4折:“小可临江驿的驿丞,昨日打将前路关子来,道廉访使大人在此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