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比较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感知,提高对事物的分析、综合和表现能力的教学方法。美术教学的观察比较对象:一是对客观世界——景物、物象——的观察比较,二是对画面及其表现形象的观察比较。
对客观世界的物象观察比较的内容有:
❶物象特征(包括形体、结构、比例、色彩、明暗等)。
❷神情、动态、活动情景及情调。
❸物象的关系及空间位置。
对画面及表现形象的观察比较内容主要有:形象的特征,形象与画面的比例、位置、布局,形象间的关系,色彩的对比谐调,造型特点等等。
美术教学离不开观察,观察又总是伴随着比较。没有观察,便没有视觉的感知。没有比较,不可能有正确的感知和准确的判断。因此,观察比较法是最基本的美术教学法。其基本要求是:
❶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要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变盲目观察为有明确目的的有意观察。
❷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比较。教师要指导学生按作画步骤、顺序,有计划地观察比较,即明确先观察比较什么,后观察比较什么。
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比较方法。绘画训练的任务之一是观察方法的训练,即培养“整体观察”的观察方法。
❹引导学生明确比较的标准。比较是在相互对比中进行的思维判断。无论是写生还是临摹,都是在对象与画面之间,不停顿地相互对照比较中进行观察的。其标准就是写生、临摹的对象,或自己意象中的艺术追求的标准。如画有特征的面孔,判断特征的标准是“三停五眼”和概念中标准的人像。
❺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指引导学生观察客体要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联系起来,要和情感交融起来,还要能感受和识辨客体的美、丑、崇高、卑下、高雅、粗俗等。
观察比较法Guancha bijiao fa
美术教学方法之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感知,提高对事物的分析、判断和表现能力的教学方法。美术教学离不开观察,没有观察,便没有视觉的感知。观察又总是伴随着比较,没有比较,不可能有正确的感知和准确的判断。因此,观察比较法是美术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的观察比较对象:一是对客观世界的景物、物象、现象的观察比较,二是对自己操作的对象、画面及其表现形象的观察比较。对客观世界物象的观察比较的内容有:
❶物象的形态(固态、液态、气态)与特征、形体、结构、比例、色彩、明暗等。
❷物象的关系及空间位置。
❸对象的神情、动态、活动情景、情调及情境。对画面及表现形象的观察比较内容主要有:形象的形态特征,与画面的比例、位置、布局,各形象间的关系,色彩的对比、谐调,造型特点等等。观察比较是智力的门户,是美术必备的基本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培养对事物注意观察比较的习惯与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观察比较法的基本要求:
❶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在教学中要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使学生变盲目的观看为目的明确的有意观察。
❷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比较。要指导学生按教学要求,按作画与工艺制作的步骤、顺序,有计划地观察比较。即明确先观察比较什么,后观察比较什么。
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美术课训练的任务之一是观察方法的训练,即培养“整体观察”的观察方法。“整体观察”对小学生来说不好理解,可以提“比较的观察”。
❹引导学生明确比较的标准。使之明白比较是在相互对比中进行的思维判断。例如,判断物象的比例、位置、色彩等,是以其中一物象为标准相互比较中得出结论的。判断形象表现得像不像,是以客观对象或自己意象中的艺术追求为标准。表现特征的标准,则是与概念中的标准相区别。
❺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指引导学生观察客体时,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联系起来,与情感交融,还要能感受和识辨美丑、崇高卑下、高雅粗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