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见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见闻 见闻萧乾著。1939年9月重庆烽火社初版,列入烽火小丛书。收《贵阳书简》、《阻力变主力》、《教育流进僻乡》等杂文10篇。 ☚ 夏忙 随枣行 ☛ 见闻 见闻半月刊。林憾庐主编,陶亢德任发行人。这是“宇宙风社新创办半月刊”,编者在《发刊词》中指出:“本刊为公开的园地,欢迎外间投稿,唯一的条件是要根据耳闻目睹身受的事实,可以表现时代社会人生的,照着记录下来。……最重要者,本刊于此神圣抗战中创办(而又好象轰炸出来似的),当然负有时代给予的使命,所以更注重抗战的史迹,战役与战区的特写,民众自卫游击的纪述,文烈悲壮的故事,藉以发扬光大我觉醒的民族精神”,从而预示了此刊与《宇宙风》不同的风貌。《见闻》创刊于1938年8月1日,第1期为“轰炸特大号”,现可见1938年10月5日出版的第5期,不知何时停刊。本刊以“纪述目睹耳闻身受事实,传写非常时代民族精神”为宗旨,发表了大量纪实性、战斗性很强的速写、通讯、杂文、散文等类型作品。经常撰稿者有巴金、林憾庐、靳以、徐昭、李惠、李占标等。巴金的《在广州》、《杂感》,靳以的《在轰炸中》,憾庐的《敌机大轰炸广州日记》,周而复的《轰炸中别离南京》等作品都是控诉敌寇暴行的血泪文章。林憾庐等新创《见闻》杂志,表明了战前“论语”派在抗战烽火中,有些作家已经为祖国民族解放战争而呐喊助威,这在现代中国散文史上和流派演变史上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 蜂 鲁迅风 ☛ 见闻jiànwén看到的和听到的事 见闻jiànwén〈名〉看见的和听说的事:旅游见闻│见闻广博。 见闻jiànwén看到听到的事。 见闻jiànwén见到和听到的事。 见闻 见闻以所见所闻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报道形式,属通讯之一种。分别以描述人物、描述事件、描述地方风物为主。所“闻”的内容多以所“见”引出,使所见更充实,更深厚。见闻的写作手法灵活多样,可以叙述,也可以描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多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出现,给人以真实、自然、亲切之感。 ☚ 专访报道 新闻图片 ☛ 充耳不闻/大有可观/殚见洽闻/耳目一新/耳闻目睹/浮光掠影/亘古奇闻/孤陋寡闻/寡见少闻/管窥筐举/旷古未闻/流风遗韵/千古奇闻/前所未闻/大街得信小街传——道听途说/姑娘长胡子——少见/海边的大雁——见过风浪/马背上接电话——奇(骑)闻/眉毛上挂钥匙——开眼界/娶媳妇穿孝衫——十里乡情不一般/瞎子出院——开了眼/眼皮底下的东西——司空见惯/斋公吃羊肉——开洋(羊)荤/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传闻何可尽信/传闻与指实不同,悬算与临事有异/传闻之事,恒多失实/多闻博辩,守之以陋/多闻其过,不欲闻其善/多闻识者,犹广储药物也,知所用为贵/多闻以为富/耳目之闻见,善用之足以广其心/耳濡目染,不学以能/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见人挑担不吃力/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闻见欲众,而采择欲谨/闻难思解,见利思避/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 直穷绝顶高,始觉天地阔 充耳不闻 ☛ 见闻 见闻闻(闻知;闻见;所见所闻) 听视视听(以广~) 另见:消息 见识 传流 ☚ 见闻、鉴戒 见闻不广 ☛ 经验 经验试验 另见:实践 积累 知识 技能 熟悉 ☚ 经验 有经验 ☛ 见识 见识见(见地;见处;见闻;览见;识见) 识知 识具 识学 识准 眼眶 眼目 理鉴 另见:眼光 眼界 见解 见闻 经验 ☚ 见识 识见 ☛ 见闻見聞jiàn wén❶知识。《医学正传·医学或问》:“管见如斯,学者更宜博访,以长见闻可也。” 见闻 见闻以描述所见所闻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报道形式,属通讯之一种。分别以描述人物、描述事件、描述地方风物为主。一般以所见为主,给人现场感,具有新闻性;所“闻”的内容多以所见引出,使所见更充实,更深厚。见闻的写作手法灵活多样,可以叙述,也可以描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须保证真实性,不允许虚构。见闻多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出现,给人以真实、自然、亲切之感。 ☚ 比兴 见闻式报告文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