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觀觀(观)Guā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辛集,江西之余干,广东之新会、高要、吴川,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辛集等市、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疑乃“观”之guàn姓分族。参见guàn条。)


觀觀(观)Guà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及吕梁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去声; 又平声。姒姓,侯爵。《左传》 云: 夏有观、扈,皆同姓之国。至商失国,子孙以国为氏。今澶州有观城,是其地也。” 其地在今山东观城西。望出魏郡。《姓氏考略》 亦注云: “观为夏同姓之诸侯国,即 《国语》 之 ‘五观’。国灭后氏焉。” 则此当系出姒姓。
春秋时楚有观射夫,为大夫; 战国时有观鞅; 汉代有观鹄。

1.guān ❶看。張衡《西京賦》:“便旋閭閻,周觀郊遂。”引申爲品味。馬融《長笛賦》:“詳觀夫曲胤之繁會叢雜。”
❷景象。枚乘《七發》:“此天下之怪異詭觀也。”張衡《東京賦》:“信天下之壯觀也。”
❸示人,給人看。班固《西都賦》:“蓋以彊幹弱枝,隆上都而觀萬國。”
❹游覽。司馬相如《子虛賦》:“觀乎成山,射乎之罘。”
2.guàn ❶宮門前兩邊的望樓。張衡《東京賦》:“建象魏之兩觀,旌六典之舊章。”李尤《辟雍賦》:“階序牖闥,雙觀四張。”
❷臺榭。崔駰《大將軍臨洛觀賦》:“濱曲洛而立觀,營高壤而作廬。”李尤《平樂觀賦》:“設平樂之顯觀,章祕瑋之奇珍。”杜篤《論都賦》:“往往繕離觀。”
❸通“館”。《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靈圉燕於閒觀,偓佺之倫暴於南榮。”《漢書》、《文選》作“館”。

“观”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观”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ㄍㄨㄢguān2339水热;水沸。古北方方言。《周礼・夏官・司爟》:「司爟下士二人,徒六人。」汉郑玄注:「今燕俗名汤热为~。」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二:「《说文》:『举火曰爟。』…则爟火谓热火与。爟与~通。」

觀观

(10次)
❶流览;看;观察。将往~乎四荒 相~民之计极 览相~于四极兮周流~乎上下《离》 ~流水兮潺湲《歌·人》 ~南人之变态《章·思》 ~炎气之相仍兮《章·悲》 造旬始而~清都《远》 ~江河之纡曲兮《惜》
❷指眼目所见的各种事物。室中之~《魂》


觀观

(1次) 楼台之类的建筑物。~绝霤只《大》
另见 guan

❶多也。《詩經·小雅·采綠》: “其釣維何,維魴及鱮,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鄭玄箋: “觀,多也。” 《詩經·大雅·文王有聲》: “遹求遹寧,遹觀厥成。”鄭玄箋: “觀,多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觀,古亂反,注同。” 《詩經·周頌·臣工》: “命我衆人,庤乃錢鎛,奄觀銍艾。” 鄭玄箋: “觀,多也。”
❷闕也。《禮記·禮運》: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 鄭玄注:“觀,闕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觀,古亂反,注同。”
❸觀風俗盛衰。《論語·陽貨》: “可以觀。” 鄭玄注: “觀,觀風俗之盛衰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道教部 > 仙境宫觀 > 觀
觀  guàn

亦稱“道觀”。觀,本義爲諦視,引申爲宫門前望樓,道教用以指道士供神修真之所。唐·康駢《劇談録·慈恩寺牡丹》:“至于佛宇道觀,游覽者罕不徑歷。”《新唐書·李叔明傳》:“臣計本道定寺爲三等,觀爲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觀道士十四。”宋·高承《事物紀原·道觀》:“《黃帝内傳》:‘西王母授帝白玉元始真容,置於高觀之上,時人謂之道觀。’名觀之義,疑取諸此。隋煬帝改爲玄壇,後復曰觀。”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涉禽部 > 鸛 > 鸛 > 觀
觀  guàn

亦稱“觀雀”。即鸛。觀,通“鸛”。《莊子·寓言》:“彼視三釜三千鍾,如觀雀蚊虻相過乎前也。”郭慶藩集釋引俞樾曰:“雀字,衍文也。《釋文》云:元嘉本作‘如鸛蚊’,無虻字。則陸氏所據本尚未衍雀字,故元嘉本作‘鸛蚊’。”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易占部 > 卦爻 > 觀
觀  guān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風地觀,䷓。《序卦》:“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雜卦》:“臨觀之義,或與或求。”《易·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彖》:“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象》:“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後起的星術家又推演出:觀爲乾宫八卦中四世卦,五行屬金。在十二消息卦中配八月,地支配酉,律吕配林鐘。小周天火候圖中主初九日夜。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闈闕部 > 觀闕 > 觀
觀  guàn

帝王宫門前之闕。《禮記·禮運》:“事畢,出遊于觀之上。”鄭玄注:“觀,闕也。”《爾雅·釋宫》:“觀謂之闕。”郭璞注引孫炎曰:“宫門雙闕,舊章懸焉,使民觀之,因謂之觀。”邢昺疏:“雉門之旁名觀,又名闕。”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闕》:“闕者,觀也。古每門樹兩觀於其前,所以標表宫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宋·高承《事物紀原·觀》:“《黄帝内傳》曰:‘帝置元始真容於高觀之上觀之,言可以觀望於其上也。’周有兩觀,《春秋》書雉門及兩觀灾是也。今俗謂之朶樓,蓋周制也。”

觀guan

D35E
“观”的繁体。

觀guān,guàn

G118
“观”的繁体。

〖觀〗

(一)粵 gun1〔官〕普 guān

❶ 觀察,考察,有成語「察言〜色」。許慎《說文解字》:「〜,諦視也。」(諦【粵 dai3〔帝〕普 dì】:仔細。)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
❷ 觀看,看,有成語「坐井〜天」。莊周《莊子.逍遙遊》:「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瞽【粵gu2〔古〕普 gǔ】:失明。)
❸ 觀賞。王羲之《蘭亭集序》:「仰〜宇宙之大。」
❹ 景觀,景物,有成語「洋洋大〜」。范仲淹《岳陽樓記》:「此則岳陽樓之大〜也,前人之述備矣。」
❺ 觀摩,學習。范曄《後漢書.張衡列傳》:「因入京師,〜太學。」
❻ 閱覽,閱讀。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家貧,無從致書以〜。」(致:取得。)
❼ 顯示,炫耀。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兵於東夷。」

(二)粵 gun3〔罐〕普 guàn

❶ 宗廟或宮廷大門外兩旁的高建築物。《禮記.禮運》:「出游於〜之上。」
❷ 宮廷中高大華麗的建築物。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今臣至,大王見臣列〜。」
❸ 道觀,道教的廟宇。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玄都〜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玄都觀:位於唐代長安城南門外。劉郎:指劉禹錫自己。)

觀观,甲骨文;金文;金文;篆guān,guàn

[雚(聲意符)+見(意符)→觀(《説文》:“觀,諦視也。從見,雚聲。,古文觀從囧。”觀,用眼睛看。引申爲看法〈觀點〉;又引申爲景點〈壯觀〉。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錢塘江觀潮,今又多了長36千米的跨海大橋,溝通上海寧波。蔚爲壯觀。漢代揚州有曲江觀潮,潮勢如萬馬奔騰。滄海桑田,現今揚子江的喇叭口已經大爲縮小,不再形成當年的壯觀。但揚州仍有曲江路留爲紀念。)]
《詩經·鄭風·溱洧》:“女曰:‘觀乎?’士曰:‘既且。’”(大妹子説:“看熱鬧去好嗎?”小夥子説:“不是已經去過了嘛!”)
《論語·爲政》:“視其所以,觀其所由。”(看這個人爲什麼要做這件事,觀察他用什麼方法達到他的目的。)

觀()


鼎, 殷周金文集成2076,西周
(觀)乍(作)寶鼎。

中山王方壺,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明蔡之于壺而旹(時)觀焉。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37,戰國
昔才(在)上帝, (割)紳觀文王惪(德),其集大命于氒(厥)身。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子羔11,戰國
觀於伊而𥃷(得)之厽(叁)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24,戰國
觀頤,自求口實。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34,戰國至秦
觀民之詐,罔服必固。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西漢
萬物旁(並)作,吾以觀其復也。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十問9,西漢
君欲練色鮮白,則察觀尺汙(蠖)。

漢印文字徵
觀陽丞印。

漢印文字徵
觀廣私印。

漢印文字徵
孫觀之印。

蒼山元嘉元年畫像石墓題記,東漢
薄疏廊中畫觀。

史晨後碑,東漢
空府竭寺,咸俾來觀。

高陽令楊著碑陽,東漢
特以儒學,詔書敕留,定經東觀,順玄丘之指,蠲歷世之疑。

元譚妻司馬氏墓誌,北魏
于嗟一别,天長地久,此其觀德,兹焉不朽。

元子正墓誌,北魏
觀書問道,究指尋源。

成休祖造像記,東魏
興和四年三月七日,清信佛弟子成烋祖敬造觀世音像一軀。
《説文》: “觀, 諦視也。 从見雚聲。 , 古文觀从囧。 ”
形聲字。《正字通》: “觀,遠視也。” 《易·系辭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所用即此義。觀,可表總體上看之義,如“宏觀”。亦有玩賞之義,如《孟子·盡心上》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引申爲名詞觀賞之景,如“奇觀”。又引申爲觀賞所築之台,《禮記·禮運》 “出遊於觀之上”是其用。

☚ 視   覽 ☛
000027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