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魏

朝代名。鲜卑拓跋氏所建。北魏末年,权臣高欢擅政,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元修被迫逃出洛阳,投奔关中(今陕西中南部)宇文泰,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闰十二月(535年初)为泰所杀,立元宝炬(文帝),史称西魏。有今洛阳以西的原北魏领土,与东魏、南朝梁鼎立。泰独揽朝政,屡与东魏交兵。大统十七年(551)元钦(废帝)嗣位,废帝三年(554)泰又废元钦,立元廓(恭帝),复改元姓为拓跋氏。为巩固统治,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争取汉士族支持,纳苏绰策,颁改革诏书,减官员,置正长,立学校。恭帝三年底(557年初)廓为泰子宇文觉所废,改封宋公,西魏亡。共历三帝,凡二十三年。

西魏

北朝之一。534年,北魏孝武帝逃至长安,535年被宇文泰所杀,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宇文泰掌握大权。535年,颁布24条新制,后增为36条。551年建立府兵制,八柱国只统兵5万。551年废帝即位,553年夺取南梁的土地。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立为帝,建立北周,西魏结束。共历3帝、22年。

西魏

朝代名。534年,北魏孝武帝在权臣高欢的逼迫下西逃长安,投奔占据关中的军阀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定都长安,史称在关中建立的这一政权为“西魏”。557年,宇文泰病死,其子宇文觉废西魏皇帝,称帝,建立北周政权,西魏灭亡。

西魏

西魏534—557年

北朝朝代名。534年,北魏孝武帝逃到关中。这时,贺拔岳已死,其部将宇文泰控制了关陇地区,孝武帝只得依靠宇文泰。535年、宇文泰鸩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都长安,改元大统,史称西魏 统治地区,东界东魏、西至流沙、北抵河套,南到巴蜀、云贵和汉水流域。557年宇文觉代西魏自立,西魏亡。凡3主,历24年。

☚ 东魏   北齐 ☛

西魏xi wei

Western Wei Dynasty

西魏xi wei

the Western Wei Dynasty,535~557

西魏

朝代名。南北朝时期北朝之一。皇室为鲜卑拓跋氏(元氏)。北魏末年,权臣大丞相高欢擅政。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元修为高欢所迫,西逃关中(今陕西中南部)依宇文泰。次年,泰杀之,立※元宝炬为帝(文皇帝),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史称西魏,拥有今洛阳以西原北魏领土及益州、襄阳等地。与东魏、南朝梁形成鼎立局面,朝政为权相宇文泰独揽,数与东魏作战。在国内推行均田制,确立府兵制,制定徭役、户籍之法,改革官制,减官员,置正长,颁政事之法六条及新制十二条,劝课农桑,开渠灌田,力图恢复国势。大统十七年(551),子※元钦嗣位。三年(554),泰又废钦,立钦弟※元廓(恭帝),复改元姓为拓跋氏。恭帝三年(556)十二月,被迫逊位于泰子宇文觉,为北周所代,西魏亡。共历3帝,凡23年。

西魏

北魏末年一分为二,孝武帝奔长安,依靠宇文泰,都长安,与都于邺的高欢对峙。长安在西,史称西魏 (公元535—556年)。

西魏

朝代名。北朝之一。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实际权力为高欢操纵。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心作傀儡,在534年潜奔关西宇文泰。北魏分裂。次年,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矩为文帝,袭魏国号,都长安(陕西西安)。据有原北魏洛阳以西地区。为区别其它以魏为号的朝代及政权,史称西魏。后占有巴蜀、襄阳等地,统治区扩大到今四川、湖北一带。557年,泰子宇文觉取而代之,建立北周。历三帝,二十三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