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圃词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圃词说 西圃词说清田同之撰。附于《德州田氏丛书》所收《西圃文说》后,又附于吴氏石莲庵刻《山左人词·晚香词》后。是书为田同之晚年之作,述源流正变,评是非离合,采辑了清初诸家词论,“务求除魔外而准正轨”,有折衷百家,不立门户之意。但从其词论看,并非完全如此。“填词要诀无他,惟能去花庵、草堂之陈言”,“由是知词之一道,亦不必尽假裙裾,始足以写怀送抱也”云云,显然对王士禛一派颇有微词。是书有康熙、乾隆间古懽堂家刊《田氏丛书》本。唐圭璋《词话丛编》据以辑入。 ☚ 雨村词话 铜鼓书堂词话 ☛ 西圃词说 《西圃词说》清田同之著。《自序》谓其于“源流正变、是非离合之间,追述所闻,证诸所见,而诸家词话之切要微妙者,又复采择之”,所论极广。首论填词非小道。因为诗与词的发展不可分割,彼此既不有不同之处,又互相影响,互为补充。“贞观、开元之诗,多尚淡远,大历、元和后,温、李、韦、杜渐入香奁,遂启词端。金荃、兰畹之词,概崇芳艳。南唐、北宋后,辛、陆、姜、刘,渐脱香奁,仍存诗意。”因此词人应该“假闺房之语,通风骚之义”,任何人在任何情况都应如此,这无疑提高了词的美学价值。次论严诗词之辨,写真情实感。昔人论词,多着眼于“上不似诗,下不似曲”,着眼于形式,而作者着眼于感情之真伪,无疑是前进了一步。他说:“余谓诗人之词,真多而假少,词人之词,假多而真少。如《邶风》《燕燕》……所谓文生于情也。若词则男子而作闺音,其写景也,忽发离别之悲。咏物也,全寓捐弃之恨。无其事,有其情,令读者魂绝色飞,所谓情生于文者也。”强调“文生于情”,显然有进步作用。第三,对不同风格的词要兼收并采。他说苏、辛是词中壮士,黄、陆是秋实,岳飞、文天祥是劲松贞柏,“选词者兼收并采,斯为大观”,不宜“专尚柔媚”。它如“词须有寄托”、“词以神气为主”,以及“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诸论断,也大都具有美学价值。 ☚ 金粟词话 介存斋论词杂著 ☛ 西圃词说词论。清田同之撰。一卷。同之有《晚香词》已著录。此编录论词札记九十一则,约一万七千字。摘录大量历代名家论词精语。所论广涉词体源流、作法指要、欣赏与鉴别、词坛流派等。终因钞录他人过多,未成佳制。有古欢堂家刊本, 《词话丛钞》本,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词话丛编》本。 《石莲庵刻山左人词》本附刻于《晚香词》后。 西圃词说一卷。清田同之撰。田同之,字彦威,一字在田,山东德州人。康熙举人,官国子监助教。著有 《晚香词》。本书为其论词之作。全书主要追述有关词学的见闻,诸家词话著作切要微妙之处作者也作了适当的参酌。田同之重视诗词的不同艺术风格,严格诗词之辨,认为 “诗人之词,真多而假少,词人之词,假多而真少”;诗大多文生于情,而词则 “男子而作闺音”,所以情生于文。他概括词体的特征如 “美人”、“春华”、“夭桃繁杏”,诗体的特征则如 “壮士”、“秋实”和 “劲松贞柏”,同时又指出词中也有壮士、秋实和劲松贞柏,选词者应兼收并采,不能专尚柔媚。他特别重视以词摅写性情的功能,提倡作家个性的展露。他认为“性情豪放者,强作婉约语,毕竟豪气未除。性情婉约者,强作豪放语,不觉婉态自露。故婉约自是本色,豪放亦未尝非本色也”。这些观点都是比较中肯的。他祖述沈义父《乐府指迷》的基本理论,认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这八个字是“填词家金科玉律”。在此出发,高度评价南宋词人姜夔“最为高洁”,凡此,均可见其受浙派词人的影响甚深。田同之自序,言似谦逊,然实意颇自矜。其实此书较为浅薄,且抄录者多,己意甚少。所引者有李易安、张玉田、王元美、朱竹垞、沈东江、柴虎臣、王阮亭、邹程村、彭羡门、宋尚木、董文友、宗梅岑诸家,亦有用旧说而不著其名者。有 《山左人词》本、《词话丛编》 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