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赫起逊论善恶的根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赫起逊论善恶的根源

赫起逊论善恶的根源

弗兰西斯·赫起逊(FrancisHutchson1694—1747)是18世纪英国的伦理学家和美学家,道德情感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论道德上善与恶观念的起源》、《道德哲学体系》、《伦理学入门》、《论本性与感情的性质及行为控制》等。
赫起逊认为,人天生具有反映周围世界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各种情感,其中之一就是认识善恶的道德情感。这些情感可以直接表现人的行为和爱好的性质。道德来源于情感,但它不是由自我情感和天然情感的平衡与谐调决定的,只有利他的天然情感才是道德的唯一基础和根源。仁爱心与自爱心是相互排斥的。道德行为不应该计较个人私利。只有出于仁爱心或利他心的行为,才是道德行为。道德的最高原则就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凡有利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行为;反之,就是最坏的行为。由于人的天赋道德观念是相同的,因而行为评价的道德标准也是客观的,可以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其公式是:德行=善的量×享受的人数。人们之所以会对某一行为有不同的看法,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共同的道德感,而是由于他们的评价不谨慎,不正确,错误地运用了理性。要使道德感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依靠知识的精确性和理性的帮助。即使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某些行为的道德评价一时不能一致,但随着知识的精确和理性能力的提高,也会逐渐统一起来。赫起逊的这些思想为后来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确立了原则。

☚ 沙甫慈伯利论道德感   拔特勒论人性 ☛
000006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