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中国热带动植物基地,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综合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于1981年批准建立,是中国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珍稀野生动植物。境内大部分海拔500~1200m,相对高度300~500m,少数山峰超过1500m。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20~22℃,最冷月均温15℃左右。年降水量1200~1800mm。地处21°~22°30′N、99°55′~105°50′E。1981年由小勐养、勐腊、勐仑和大勐龙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面积为19184km2,人口73.19万,其中少数民族50.66万。傣语“西双”是12,版纳是1000块田。“西双版纳”译意12千块田。传说傣族祖先首领追金鹿,翻越9999座山,跨越9999条河,突然出现碧水金湖,金鹿跳下湖,出现了千万朵千瓣的莲花,从此傣族在此建家园定居。自治州热带雨林茂密,自然保护区分为勐腊瑶族、勐腊尚勇、勐腊小勐仑、景洪勐养及勐海曼稿5片保护区,面积2000余km2。自治州约占全国总面积0.2%,原始森林生长7000余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其中高等植物约占全国14.3%,哺乳动物约占全国25%。勐仑总面积355km2,森林面积152.6km2,森林覆盖率4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8.1km2。葫芦岛—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云南勐腊县城西北98km的勐仑镇,海拔570m,年均温度21.5℃,年降水量1500mm。坐落在罗梭江3面围水1面接地的半岛上,岛上生长大片热带雨林。植物园面积9km2,种植3000余种国内外热带植物。园中有西双版纳200余种热带兰花,还引进有外国品种。中国1960年从印度尼西亚引进香荚兰,在版纳已种植67hm2。岛上的铁树王,已有800年的历史。本岛由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发现,于1959年创建热带植物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3500余种,分属244科1250多属。其中药用植物达500多种,油料植物100多种,竹类50多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占全国的1/4。鸟类占中国鸟种类的1/3,兽类占中国兽种类的1/4。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8种,二、三类保护动物20余种。陆栖脊椎动物539种,分属33目114科630种。区内野生动物中Ⅰ级保护动物有:亚洲象、蜂猴、白掌长臂猿、黑长臂猿、菲氏叶猴、孟加拉虎、印支虎、野牛、云豹、豹、熊猴、鼷鹿、绿孔雀、孔雀雉、巨蜥、蟒16种,II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穿山甲、水鹿、斑羚、鬣羚、马鹿、黑熊、大灵猫、白鹇9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总面积2420.2平方公里,其中有70平方公里是未被破坏的原始森林。分为5片: 勐养自然保护片 位于景洪市,面积1000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原和侵蚀中山为主,海拔800-1300米之间。片内多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一些次生竹林和草地。 勐仑自然保护片 位于勐腊县西部罗梭江与南品河交汇处,共分3块,分布在勐仑盆地的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面积112.4平方公里。多为较低的低山、中低山,海拔600米-1000米。 勐腊自然保护片 位于勐腊县城以北,呈两侧宽,中部狭窄的蝴蝶状,分布于瑶区和勐伴两侧。面积929平方公里,以侵蚀中山峡谷为主,山地上大部分为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尚勇自然保护片 位于勐腊县城南部,面积305.4平方公里,以热带型雨林、季雨林植被为主。 曼搞自然保护片 位于勐海县中部,面积73.4平方公里,是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中最小的一片,海拔1300-1500米,植被为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 南溪河风景区 大观公园 ☛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127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南部。面积192.2万公顷。地处横断山脉南端,澜沧江流经境内,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繁多的动植物种类。被誉为“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中国保存的热带雨林最大地区。主要保护热带森林生态及珍稀野生动植物种。高等植物有3500多种,经济植物1000多种。保护植物有望天树、云南石梓、四树木等。动物有5000多种,有野牛、亚洲象、南亚虎、云豹、孔雀、长臂猿等。 ☚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 ☛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Xishuangbanna ziranbaohuqu位于云南省南部景洪、勐海、勐腊县境内,分为5片由5个自然保护所进行管理,总面积为20万公顷。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热带森林生态系及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本区由丘陵山地和山间盆地(坝子)组成,山地占总面积的95%,山间盆地占5%,海拔477—2 249米。西双版纳属热带的北缘,年均温22℃,最冷月平均温15—16 ℃,全年降水1 500毫米左右,其中80%的降水集中在5—10月份,11月至翌年4月降水较少,但这个时期气温稍低,日温差较大,常形成雾、露,弥补了干季降水不足。由于温暖、湿润的热带季风气候,在海拔900米以下的山地,保存着较大面积的热带季雨林,900米以上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及思茅松林,植物分布呈明显的地带性。其中热带季雨林是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最主要的原生植被类型,其树种丰富,层层相叠,部分上层乔木具有一段较短而集中的换叶期,但整个森林仍具有常绿的外貌及雨林的其他特征。如高大的板状根、气根、奇特的老茎生果、附生植物、寄生植物和绞杀植物等,都是热带雨林的典型特征。在保护区的勐腊县,还有一种石灰岩季雨林,这里石灰岩占地表的85%,上面却生长着繁茂的热带森林,树种大多是适应石灰岩山地较干燥的特点,与热带季雨林有明显的区别。西双版纳蕴藏着世界上最丰富、复杂的生物种群,有“动植物生命的摇篮”之称。在植物种类中,有高等植物近3 00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植物有50%分布在这一地区。如一类保护植物望天树,二类保护植物云南石梓、四数木等。区内动物种类也十分丰富,这里分布着兽类67种,占全国兽类总数的16%,鸟类近400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三分之一,此外还有两栖爬行动物47种,爬行动物68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8种,如亚洲象、野牛、白颊长臂猿、南亚虎、云豹、懒猴、巨蜥、犀鸟、绿孔雀等。西双版纳是我国仅有的两片热带雨林中的一片,其物种的丰富程度及结构的复杂性,均为各类生态系统所不及。因此,自1958年以来,在西双版纳地区先后建立了小勐养等4处自然保护区,1981年经调整后合并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1986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博格达自然保护区 墨脱自然保护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