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南彝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南彝志》

《西南彝志》

彝名为“哎哺啥额”,意思是“影形及清浊二气”,此书为彝族的重要史料,古罗甸水西热卧土目家的一位慕史(歌师)编纂。其姓氏无可考,他搜集了彝族各支系中历代的许多文史篇章,完成此书时年已75岁。

《西南彝志》全书37万余字,400多个标题,此书手抄本流传在贵州毕节地区,后由贵州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罗国义、王兴友翻译整理为油印本26卷。在此基础上,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整理为《西南彝志选》,1982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西南彝志》描述彝族先民对天地起源、人类起源的认识,他们认为天、地、人是由清、浊二气发展变化来的,人类经历了“兽与人同处、人与兽相随”的漫长的原始社会,书中记叙了彝族从希慕遮到笃慕的三十一世和笃慕之后“六祖”以下的各主要家支世系的相互关系、主要人物和事件。书中还记叙了古代彝族的地理概况、天文历法、狩猎与游牧、婚姻习俗、宗教信仰。总之,《西南彝志》反映了彝族古代社会的全貌,忠实记录了彝族先民对宇宙起源的认识及艰苦创业的足迹。全书以五言诗体形式写成,全面记载了西南彝族的历史,对研究彝族的社会历史、文学等均有重要价值。

西南彝志

彝语原名“哎哺啥呃”,意为“清、浊二气的影形”。贵州彝文古籍。编撰者及成书时代不详。相传系贵州水西(指鸭池河以西地区)热卧土目家一位“慕史”(即歌师)根据古代流传下来的彝文资料删削整理而成。从内容看,可能成书在清康熙三年(1664)吴三桂平水西,至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这段时期。全书有彝文三十七万余字,四百多个标题。记述宇宙形成、人类起源、彝族古代历史、六祖谱牒、部落分布、民族关系、家支关系、经济生产以及风俗习惯,亦涉及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内容, 为研究彝族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但书中有时叙事重复,间有“做斋”、“招魂”等迷信内容。解放后,贵州毕节专署民族事务委员会译成汉文,并改用今名。

西南彝志

208 西南彝志

彝文古籍。彝语原名 《恩布散额》,作者不详,大约于清代乾隆年间撰成。全书37万余字,400多个标题。全书由许多独立章节组成,相传系贵州水西热卧士目家一位“慕史”(即歌师)根据古代流传下来的彝文资料删削而成。内容记述宇宙形成、人类起源、彝族古代历史、六祖谱牒、部落分布、民族关系、家支关系、经济生产以及风俗习惯等,为研究彝族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 五体清文鉴   苗防备览 ☛
西南彝志

西南彝志

书名。撰者佚名。于清乾隆(1736~1795年) 间成书,原书彝文。彝文原名 《哎哺哈额》,意为“影形及清浊二气”,表达了古代彝族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汉语音译为《恩布散额》,有“源流”之意。1957年罗国义等译注始改用今名。全书三十七万余字,有四百多个标题。内容记述彝族的来源、发展、部落分布、族谱和风俗,还兼有哲学、历法、医学与科技等,也叙述了彝族同周围其他民族的关系,以及彝族内部六大支系之间的关系。是一部比较全面的彝族史书,但书内含有较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其译注本体例为:第一行彝文,第二行注音,第三行直译,第四行意译。阅读较为方便。1981年贵州民族研究所、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合编的 《西南彝志选》 已问世。

☚ 新疆图志   卫藏通志 ☛

西南彝志

贵州彝文古籍。彝语原名《哎哺啥呃》,意为《清、浊二气的影形》。为古代彝文文史资料汇编。五十年代初从贵州省大方县陈朝光家中发现,1958年送交北京民族文化宫收藏,后由贵州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将部分译成汉文,改用今名。全书37万余彝文,400多个标题,但未署编撰者及编写年代。相传为古罗甸水西热卧地方(今贵州黔西县境)土目家的一位“慕史”(歌师),根据古代流传下来的彝文资料删削编次而成。从所载内容推测,约成书于清康熙三年(1664)吴三桂平水西,至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时期。内容包括宇宙形成、人类起源、彝族古代史、六祖谱牒、部落分布、民族及家支关系、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等各科。认为宇宙的两个根本要素是清、浊二气,二气的变化形成天、地、人。人之初巢居,与鸟兽同处。移居地上后,吃草籽树果,穿兽皮,男不知娶,女不知嫁,知母不知父。彝族祖先因蜀地洪水泛滥入滇,后产生六祖,分徙到川、滇、黔、桂诸地区,与临近各部有交往。记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霜雪、春夏秋冬及12个月的变化,以鼠、牛、猫、兔、龙等十二生肖纪年月日,以五行及干支配置“八卦”方位。亦有原始人体解剖、气血脉络方面的知识,认为“清气三条路”、“浊气三条路”主管人体的气、血、营、卫。并叙及“君施令,臣断事,师祭祖”,忠孝信义,宗法制度,嫡贵庶贱等伦理道德观念以及从游猎向耕牧转化的经济状况。还收录了许多奇异的传说和民间文学,其《歌舞的起源》、《尼能的歌场》、《巧舍的歌场》、《生命气息根源的叙述》等均用五言叙事诗形式和譬喻手法,讲究排比、对偶,歌词生动优美。该书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0:08